某男,61岁,主因“腹痛,腹泻”来我部就诊。患者自述,吃完早餐后出现上腹疼痛,腹泻,呈绞痛样,水样便,检查,神清,血压/66mmhg。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史,口服二甲双胍4年史,无多饮,多饿,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诊断WBC:9.02×10(9)/L,上腹及脐周压痛(+),轻痛肌紧张,无反跳痛,莫菲氏区无压痛,二便未查,血糖未查,诊断为“急性肠炎”,予以抗炎,止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继之,疼痛症状无缓解,患者出现神志模糊。医院就诊,遂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院,查血糖:26mmol/l、尿酮(+++),血白细胞正常,口腔有异味、呼吸加深加重。
治疗住院治疗,维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纠正酸中毒,补充水电解质等对症治疗。二天后,患者神志清楚,腹痛、腹泻症状消失,查血糖降至9.1mmol/l,餐后血糖11.6mmol/l,尿酮阴性。继续观察治疗。三天后,查血糖:空腹6.9mmol/l,餐后8.7mmol/l,其余检查指标均正常,给予出院。
讨论(1)对糖尿病症状的多发性认识不足,多数基层临床医师仅了解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对隐匿性症状,少见症状,并发症认识不足,发病症状可涉及到普外科、骨外科、心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妇科、眼科、皮肤科等科室,门诊的医生对该病并发症了解甚少,不了解其它发病方式,以致误诊。
(2)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强,询问病史时,只随意口述有糖尿病史,着重叙述眼前症状。有些人拒绝查血,怕疼,怕麻烦,医务人员也随和病人意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结果,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行根本治疗,加重病情,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3)主治医师诊断思维简单,经验不足,缺乏鉴别诊断意识,忽略了血糖等常规检查。被患者主诉症状迷惑,做出急性肠胃炎的诊断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失水,失钠严重引起胃肠平胃肌痉挛,另酮症酸中毒时胃麻痹、胃内潴留造成胃酸逆行弥散,使胃粘膜麻痹破坏,造成胃炎、胃粘膜糜烂。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类似急腹痛症状。接诊医师没充分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病情,糖尿病并发症知识,掌握不清,而至误诊。
防范措施(1)加强临床医生对典型的糖尿病知识再教育,熟悉掌握判断标准。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
(2)克服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建立整体观念,避免以局部症状先入为主的鉴别诊断。
(3)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者应警惕糖尿病可能,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可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要仔细,诊断思路要宽阔,尽可能做辅助检查。
(4)门诊不仅要检查尿糖、空腹血糖,还要检查餐后血糖,才能避免误诊,提高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减少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来源:健康之路年3月第16卷第3期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瞬间即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