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夏日炎炎大暑至,巧遇微风送爽来,年7月21日,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迎来了“引产及产后出血管理专业培训”学习班的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医院协办,医院院长陈叙教授担当大会主席,会议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莅临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妇产科同道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引产与产后出血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在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医院院长陈叙致开幕辞
学术交流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王谢桐教授:胎儿生长受限的评估与处理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或胎儿未能达到其潜在所应有的生长潜力。王教授介绍了FGR与小于胎龄儿(SGA)的区别、分类及相关危险因素。指出超声是诊断FGR最好的筛查和确诊检查方法,多普勒超声是FGR随访和治疗的重要指标。王教授还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讲解了FGR的检查评估,提出在妊娠28周后可通过抽取胎儿血,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基因等进行评估。后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多普勒超声对脐动脉血流、大脑中动脉血流、静脉导管血流进行监测,以评估胎儿心脑情况。
医院胡元晶教授:妊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胡教授从一系列临床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入,分别从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妊娠的问题两部分进行了介绍。对于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转归,循证医学表明:HSIL在妊娠期期待是安全的,而LSIL对比于非妊娠期有很高的自然消退率。治疗上应遵循在排除浸润癌的前提下,妊娠期CIN可以期待治疗的原则。妊娠期宫颈病变的结局与分娩方式无关,分娩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产科指征。CIN的治疗不会对患者妊娠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但可增加患者中期流产及异位妊娠的风险。研究显示不同锥切方式及锥切范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冷刀及激光锥切术、LEEP手术增加患者早产及流产的可能,且冷刀及激光锥切风险更大。对锥切术后宫颈机能不全的预防,胡教授用一段宫颈环扎的手术视频为大家进行了生动的演示。
浙医院贺晶教授:宫颈成熟——评价、监测、管理
贺教授首先剖析了引产与宫颈成熟的关系,指出宫颈成熟与引产是两个不同阶段,宫颈成熟是引产前的基本准备。并强调了促宫颈成熟的意义,宫颈成熟度的变化是分娩启动参考标志,预测引产效果的指标。宫颈不成熟而引产的初产妇,剖宫产的风险会提高2倍。宫颈bishop评分与引产成功率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在病案中详细记录。贺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各种促宫颈成熟的方法与评价,现在临床最常用的非药物性方法为水囊或Foley导管,药物性疗法为PGE2控释阴道栓剂,能够更好控制子宫收缩。图文并茂的介绍了球囊放置的操作过程,提示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药物促宫颈成熟方面,提到了催产素联合PG用于宫颈条件欠佳的引产,临床中应慎用米索前列醇。此外,贺教授还分享了一些检查操作规范和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经验,得到全场一致好评。
医院马彦彦教授:经产妇与自然分娩
马彦彦教授讲座的题目是《经产妇与自然分娩》,随着我国人口政策改变,产科面临严峻形势,高龄产妇、经产妇增加、剖宫产史产妇增加,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任务艰巨。50年来产科处理的干预和剖宫产增加,而助产减少。马教授着重讲解了宫腔球囊止血的作用,其能够产生一种由宫腔内向宫腔外的静水压,宫内压高于子宫动脉收缩压以达到止血目的,又详细介绍了球囊放置要点,用图片生动讲解了放置过程中的错误和应注意的问题,接着讲解了球囊的留置时间、取出流程、注意问题等。最后强调了掌握催引产指征至关重要。
医院陈叙教授:子宫瘢痕妊娠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陈教授的报告对临床上这个棘手的问题进行了解读,与大家共同复习了年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从定义、诊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对于CSP的治疗,专家共识中建议“早诊断,早终止,早清除”,而依据一项最新的Meta分析及临床实践,对于是否终止妊娠、选择治疗的时机,应结合个体情况,多学科合作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作出更为合理的医疗决策。
医院宋淑荣:如何应用引产指南
宋淑荣教授以引产指南为基础,向各位同道解读临床应如何应用指南。剖宫产率上升与产次、宫颈评分、体重、年龄、医源性因素等有关,其中胎窘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因引产剖宫产风险高于自然临产,临床中是否选择引产仍存在争议。宋教授向大家阐述了医源性剖宫产的四个误区:过度放宽剖宫产指征、混淆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缩宫素使用不规范和人工破膜过度谨慎。依据指南,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避免无指征剖宫产,选择合适的引产方法,规范使用缩宫素。宋主任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引产方法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指出机械方法与药物方法促宫颈成熟同样有效,机械方法更为安全。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张雪芹教授:侧卧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现代产时服务模式以干预为手段的模式向以母婴安全、健康为主体的模式转变,提倡自然分娩,通过运动与自由体位、放松与调节呼吸、导乐陪伴、家属陪伴等方式促进阴道分娩。ACGO指南中支持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包括站位、坐位、蹲位、侧卧位等。张教授主要介绍了侧卧位分娩,侧卧位分娩生理上骨盆-脊柱曲率位置位于中间,胎头活动空间更大,避免膈肌受压上抬,对提肛肌的压迫更明显,具有有利于屏气用力,有利于胎儿与产道相适应等优点。临床研究也显示侧卧位分娩能降低会阴损伤,分娩出血量较少,产程时限较短。张教授还用一小段视频让大家直观生动的感受了侧卧位分娩的过程,为在座的医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医院马玉燕教授:孕期体重管理
马教授通过理论和临床案例强调孕期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可引起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增加子代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许多并发症;孕期体重增长过少可导致贫血、低体重儿等危害。临床应依据不同孕期体重增长规律,个体化评估孕期的营养情况,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避免油炸等高热量食品。综合孕前运动习惯指导孕期运动,推荐步行、游泳(慢)、固定自行车和有氧健身操。注重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嘱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睡眠,保持心情乐观开朗等。最大程度上降低孕期并发症,保证母亲与胎儿的安全。
医院程兰教授:产程中胎心监护
程教授通过电子胎心监护(EFM)、EFM图形的术语和定义、EFM的指征和频率、EFM结果的判读四方面讲解了产程中的胎心监护,结合《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专家指南》与临床经验,详细解读了加速、基线、减速、变异、正弦波、假正弦波等术语,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电子胎心监护图。EFM的优势在于它对预测胎儿正常酸碱平衡有极高的灵敏度,而缺陷在于对胎儿酸中毒和神经系统损伤的预测缺乏特异性。此外,EFM对胎心监护的诠释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不同观察者诠释的一致性不高,临床上要灵活掌握胎心监护的指征。
医院崔洪艳教授:头位难产的识别与处理
崔教授首先解释了头位难产的定义、原因、高危因素,产程中应从母亲及胎儿的症状体征及时识别难产。又比较了新旧产程图的异同,对年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中新产程图活跃起点的理解、临产后胎心监护、产程中胎心听诊、第一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良好的孕期保健、产程的不同时期的严密的产程监护、充分利用产程图、避免过早住院等全方位措施可有效预防难产。最后崔主任对不同产程难产的处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胎头位置异常、产力异常及头盆关系异常,进行综合分析,适时地干预和处理,可避免难产,减少母婴并发症。
医院李莉:分娩镇痛相关问题
分娩镇痛是优生医学发展的需要,能减轻产妇痛苦,具有多种优势,包括降低产妇的高儿茶酚胺症、呼吸性酸中毒、子宫动脉痉挛;增加新生儿氧供、降低新生儿酸中毒发生率和7天死亡率等。麻醉科李主任介绍了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用药剂量、观察项目、并发症的处理等。李主任还介绍了本院高危产妇分娩镇痛的实施经验,临床实践显示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超前硬膜外置管分娩镇痛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很好地抑制应激反应。最后强调了分娩镇痛的实施需要产科医生、麻醉医生、助产士、儿科医生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
医院杨慧霞教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问题
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病年龄前提、孕妇年龄推迟,使育龄女性超重肥胖比例增高,糖尿病孕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前糖尿病(PGDM)是妊娠期间高血糖常见的两种状况。年第九届DIP会议提出:将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达标再妊娠,维持全孕期血糖正常,减少由于高血糖导致的母婴近远期并发症。年ACOG推荐GDM患者需接受营养和运动咨询,如血糖管理不能达标,应采用药物进行干预,胰岛素被认为是孕期糖尿病的一线用药。PGDM与GDM需要在妊娠前后有限的时间内及早、尽快实现控糖达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需贯穿孕前、孕期与产后。孕期应密切监测血糖控制状况,同时兼顾孕妇并发症与胎儿发育状况。
复医院李笑天:产后出血的防治——产后出血的指南解读
李教授就产后出血指南如何在临床应用进行了解读。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出血量≥ml,剖宫产出血量≥ml。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包括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囊或胎膜残留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出血的80%。出血量难以准确估计,应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对产后出血的诊断、处理应遵循8大原则:1.休克、剧痛可能是内出血;2.治疗产后出血,同时积极寻找病因;3.注意羊水栓塞的鉴别;4.充分的一线治疗,首次宫缩剂足量;5.选择合适的二线治疗;6.休克DIC加重宫缩乏力;7.输血:大量、尽早、全血;8.后续处理非常重要(再次出血、休克的并发症、继发性感染血栓形成等)。
中国医院乔宠教授:宫颈环扎预防早产热点问题
诊断宫颈机能不全需要排除如感染、出血、胎盘早剥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晚期流产。宫颈机能不全的原因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原因。宫内雌激素暴露、子宫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多次的扩宫、清宫、分娩创伤、宫颈裂伤、宫颈锥切术后是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尚缺乏客观的诊断金标准,目前较为公认的标准为渐进性的宫颈缩短,如宫颈管长度≤15mm,有早产史或晚期流产史者宫颈管长度<25mm,内口呈漏斗状。但单纯依靠宫颈短诊断宫颈机能不全并不可靠。对无早产症状且宫颈长度<25mm的孕妇,年EPA建议不论既往病史如何,建议阴道孕酮。最后,乔教授强调,临床应用宫颈环扎术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减少不良结局。环扎首选阴道手术,术式多采用MacDonald式,注意个体化处理,孕妇的知情同意,医生的临床经验都十分重要。
南京医院孙丽洲教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时机与方式探讨
妊高症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约为6-8%,其中妊娠期高血压与轻度子痫前期占75%,子痫发病率1.4%。接着,孙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妊高症分娩时机的选择,对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的分娩时机,临床研究显示34-36周终止妊娠不减少母体不良事件,增加新生儿不良事件;37-41周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不良事件,减少医疗费用。因此,对于妊娠期高血压与轻度子痫前期,37周后可以终止妊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尚无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对不同孕周,指南给出了不同的建议:26周前围产儿存活率低,母儿预后差,推荐终止妊娠;26-28周缺乏证据,建议根据母儿情况与医疗条件决定是否期待治疗;28-34周研究结果有争议,推荐病情稳定时可期待治疗。在妊高症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剖宫产并不改善新生儿结局,增加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32周以上引产成功率高,足月引产成功率超过80%。因此,妊高症患者应选择引产来终止妊娠。
医院主管护师吕艳:助产士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在分娩期,助产士的专业照护可有效降低和预防全球超过28.7万例妇女死亡和病残,以及万例新生儿的死亡。助产士是一个可信赖的专业人士,以伙伴身份在孕期、分娩和产后为母婴提供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与妇女的伙伴关系是助产士工作的核心和基础。现代助产模式应以产妇为中心,为产妇提供心理、生理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关怀和全面支持。服务应从备孕开始贯穿至产后,在不同时期提供如助产士门诊、导乐、自由体位分娩、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等服务。通过孕妇学校、助产士咨询门诊是孕妇及家属了解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树立信心。分娩过程中的环境、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鼓励与心理支持也十分重要。同时分娩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估及严密监测,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及异常情况,加强产程管理。
闭幕式
陈叙教授
学术交流结束后,陈叙教授对次大会进行了总结:本次大会紧紧围绕“引产及产后出血管理”的主题,按照会议议程进行了充分的展开,同时哪里白癜风好治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