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无锡天一实验学校初三(1)班唐亦成
什么是最好的自己?那一天来临之前,对这个问题我还是很疑惑的,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那天是体育中考日。
别的项目我都没有问题,唯独掷实心球令我头疼!一模二模,我的成绩都在满分线左右徘徊,看着别的同学一个个轻松扔过9米,就连超线20多厘米的也大有人在。虽然为此我也度过了不少个勤学苦练、汗流浃背的日子,可今天能扔成啥样,我心里还是没底。
眨眼间,别的项目测试都结束了,一声集合哨响,我们来到了实心球投掷场。那一个个鼓鼓的黄球似乎笑里藏刀,暗藏杀机。中考一分,价值千金啊!我心里默默地念着老师教给我们的口诀和动作要领:弯腰、屈腿、手要主动去抽球。我下意识地又做了几下动作,忍不住向那些黄球挥了挥拳头,暗自打气:加油加油,我一定能成功!
第一个出场的是小胖,他努力一掷,没过线,9分!我更加紧张了,那一个个黄球似乎笑得狰狞,令人生畏!二号是个小个子,他奋力一掷,满分!人群中一片掌声。第三个出场的同学捡起了球,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呼吸也更加急促了——又一个满分!耳边兄弟们的欢呼声似乎变得非常遥远。我是第四个投掷的。我捡起了球,闭上了眼。“儿子,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这是父亲的嘱托。“汗水不会白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是母亲的鼓励。“敢打敢拼,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恩师的叮咛。
我睁开眼,看了看手中的球,球似乎也正在看着我,我向它咧咧嘴,故作轻松。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弯腰,屈腿,吐气开声——“走你”,球“嗖”的一声出去了,我还没看清投到多远,身边同学们的欢呼声和掌声已经响成一片,老师也朝我点了点头:“满分!”
离开投掷点,我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了一眼,恍惚中,我仿佛看到我还站在练习场中,弯腰,屈腿,发力,球应声远去,一遍又一遍,眼睛中发出不服输的光,果敢而坚定,浑身带着股冲劲和昂扬向上的力量。
这就是我最好的表现,这就是我最好的状态吧?我想是的,带着这股冲劲和不服输精神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那一天,我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了,握手,合体,成就了真正的自己。
那一天,我告别了焦虑,告别了畏惧,找寻到了成功的秘诀:不惧将来,不念过去,奋力拼搏,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点评
体育中考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作者却把它写得鲜活有趣。文章以问句起笔,然后围绕体育中考表达自己面对困难项目产生的不自信,再写考场细节,写其他同学的表现,写父母和老师的嘱托与鼓励,心理活动细腻真实,语言幽默有趣。作者通过一件小事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写活了,自己也收获了成长,“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二、最后一节地理课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
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初二(3)班赵伊纯
当你最后一次以任课老师的身份踏入我们班的教室,掌声经久不息,恰如你第一次来。
这是我们初中生涯最后一堂地理课。
黑板上,同学们深情写下:再见了,我们永远记得你。我们用工整的楷体写下对你的昵称,附上一个爱心。
你在这掌声中显得特别激动,一直含笑的面颊因欣喜而泛起一丝红,孩童般澄澈的眸子里,闪耀着熟悉的神采。你示意我们安静,可是向来听话的我们这次却无法遵从,每一张激动的脸蛋上都挂满不舍。你说:“这不是还有一年才毕业吗?以后,你们还可以……还可以来找我玩啊……”可是,从那短暂的停顿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难以掩藏的犹豫与不舍。以后,你就属于另一群幸福的孩子了,我甚至有一点点的“嫉妒”。你有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我们,只有一个你!
你让我们自由复习,甚至可以复习其他科目。又一次,你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反对。这几十分钟,我们的心是属于地理课的。你在我们的座位间来回走着,那么多求知的眼睛望着你,那么多高举的手招向你,那么多急切的声音呼唤你。对于每个人的问题,你都耐心解答。你总俯下身子,与我们保持同一个高度交流,你诙谐的调侃会使大伙儿咧嘴大笑。你似乎从不烦躁,似乎包容无限,从第一节课开始,一直到这最后一节课!
低下头,翻阅四本地理书,每一页,都写满回忆。想起你初来乍到时穿格子衬衫,做简单介绍,一切美好始于相遇。想起你带来的地球仪,你一手用手电筒打光,一手转动教具,模拟着地球的自转,灯下的你仿佛与地球仪交融,成了我们眼中的世界。想起你编的辅助记忆的歌谣,字里行间,是你的才气。你引经据典,在我们的印象中,你无所不能。抬起头,我看见你匆匆走向另一只高举的手,赶往又一颗等待的心。
下课铃打响的那一刻,掌声再次响起,一如曾经,你的每一次离开,总伴着无数簇拥。你走出教室,没走几步,你又回来了。你说明天你还会来。曾经,我们企盼着你再来,可如今,我们知晓再多留恋也阻挡不住别离,分明看见,有人低头拭去眼角的泪滴。我的鼻子一酸……
黑板上,“我们永远记得你”的字样无人忍心擦去。
老师,谢谢你!你知道吗,一群懵懂的孩子因为你的引导,打开了渴望观察自然、环游世界的心!
这令人难以忘怀的你!
这令人难以忘怀的最后一节地理课!
三、沉淀
湖北某考生
深秋的傍晚,月色朦胧,天气微凉。那条刚发来的 我爱那个老房子,很破旧,却是我小时候的天堂。这里充满了阳光和幸福暖心的味道,我眷恋于它的美丽怀抱胜过喜爱棉花糖。我爱院子里小小的菜地,充满生机,翠绿的菜叶上写满了笑意。我爱冬天的院子,至今我还记得堆的圆圆胖胖的雪人,小手用树枝在它圆圆的头上勾勒出可爱的笑容,很幼稚,却让我开心了整整一个冬天。至于那破旧的土墙,吱吱呀呀的门,不平的路,都是我如花的回忆,都是这个老房子如花的美丽。
我爱我在那老房子度过的时光。用蜡笔乱写乱画,胡乱画小鱼和火柴人,外婆却还笑着说好;喜欢乱翻抽屉,总能翻出零食和碎布头,再用这些布头给娃娃做漂亮的衣服;喜欢趴在墙头上窥探隔壁的姐姐是否在家,好缠着她玩过家家;喜欢让人追着喂饭,嘟着嘴极不情愿;喜欢晚上盖着晒过的被子睡觉,喜欢那阳光甜蜜的味道;怕黑,夜里总觉得窗外有鬼,要开着最亮的灯才肯睡;睡觉从高土炕上摔下来,疼得大哭。这些零碎的回忆拼凑起来,如花,开在记忆的河岸上。
每次来到外婆家,外婆和外公都在老房子门口张望,见我从车上下来,外婆总是先拉住我的手,左看右看,笑得合不拢嘴。“又比我高了!乖乖,要长大个!”外婆老了,本来矮小的她弯腰驼背,更加矮小。她微仰起头,用无比怜爱的眼光看着我,像是要把我的样子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无论她有多老有多累,春天时都会陪我采野菜,夏天时都会陪我去买各种各样的冰淇淋,秋天时都会带我去集市上玩,冬天都会陪我堆雪人。早上早早起来忙活,每天我都能吃到最新鲜的水果,最可口的饭菜。
拆迁了,荒无人烟了。老房子已远去,却还在我心里。我离开它的瞬间,那花悄然绽放。孤独的它站在那里,珍藏了我所有美丽的回忆。
阳光还是暖暖地照着,它也照进了我的心里。老房子的回忆,是开在我记忆深处最美的花,万里飘香。这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是我对老房子最深的挂念。老房子,我想你了,你听见了吗?
十、又见那份沉静,真好
春语作文一学生
夏日古街,人声鼎沸。
西津渡,这个前朝码头的遗址,现在是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人,很多,但一如现在人们的浮躁,游客们来不及停下来感受历史的沉淀——他们只是拍照,然后赶去下一个景点。
长江后移留下空落落的码头,似是在回忆着什么……
依稀记得,五六岁时常在爷爷的带领下来到这西津渡,那时的这里还未开发成如此的“游览胜地”。古街上,有着低头制作工艺品的老人,爷爷拉着我的手在一旁,一看便是一两个小时。爷爷说,学的就是一个“静”字。
时过境迁,现在的古街上是那些现代工业制出的批发“工艺品”,再不见那雕刻的老人。而我也在日益加重的学业中,变得有些浮躁。
偶然,爷爷说再带我去西津渡看看。蝉鸣声中,青石板路弯弯曲曲,爷爷拉着我转进一处小巷。两旁建筑的遮挡,为巷内带来一丝清凉。“咔咔……”一阵摩擦声传来,我循声望去,竟是一位在雕刻的苍颜老人!老人身着白色长褂,正准备在桌上的木板上雕刻。
爷爷和我站到一边,只见老人挽起长褂的宽口袖子,在一旁的工具中挑出一把类似锥子的铁器,右手握住锥子,左手扶住右手手腕,缓缓地下移。老人的手腕上下翻飞,一卷卷木屑如花般绽放,绕成一圈一圈地,出现在木板上。老人又换了一把刀,眼神专注地刻了起来。不知过去了多久,我竟看得入迷。老人放下刀,拿起木板,横于嘴前,嘴唇微动,一阵风吹开他的白须,也吹开了木屑,那木屑像蒲公英般飞起来又如花般落地。老人又用手拂了拂,放下了木板,他竟然,刻了一条龙!
老人爽朗一笑:“刻得可好?”我和爷爷都出声赞叹,爷爷更是夸道:“现在像你一样能沉下心刻上一两个小时的人可不多啊。”
是啊,在现在浮躁的环境中,我们需要沉静,而在老人身上,我又见到了儿时记忆中的静,我的心也随之静了下来。
又见那一份沉静,真好!
点评
“沉静”是如今最稀缺的东西,它既是手艺人的情怀,更是对浮躁急进的现代人最需要的心态。作者选择了这个好题材,并通过对老手艺人“沉静”于自我手艺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一命题的思考。选材立意独特,是本文最为成功之处。
部分参考资料《风采少年》、《中学生满分作文》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