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主任我应该讲给基层医生临床的这些事

赵斌,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兼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副会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急诊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急诊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分会理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

急诊医生都知道症状学是其每天工作中不可绕过去的内容,急诊医生通过症状与每位病人相识、相知到最后相熟。临床的症状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即代表着不同疾病的表现,也可以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表现。有些症状直指疾病的核心,知道了症状疾病的诊断就八九不离十了,如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医生马上会考虑急性冠脉综合症。而有些症状会让医生搜肠刮肚,一时也找不出合适的病因和疾病,如乏力,可以是疾病产生的,也可以是非疾病造成的,可以是躯体病引发的,也可以是精神因素导致的;乏力可以预示很重的病,也可以是小病一桩。虽然症状学从做医学生时就开始接触,一直到医生职业生涯结束都不曾离开过,但又有哪位医生能说对症状学的掌握做到了心知肚明呢。不是医生缺智商,也不是医生不努力,而是反映疾病的症状太狡猾。处处设坎,到处挖沟,所以使得医生在通过症状识别疾病时充满了坎坷和荆棘。当然有些症状代表的疾病不是那么重,也暂时没有什么风险,在临床上可以给医生时间通过更多的手段慢慢寻因,最后抓到幕后的黑手。但临床还有一些症状来的犹如疾风骤雨,好像故意与医生过不去似的,既不给你时间,也不允你考虑。猜的出来病人的命可能就得救了,算你医生有本事;猜不出来病人的命可能就没了,医生还需要回炉恶补基本功。但人的命只有一次,敬畏生命是医生的天职,作为医生绝不会拿病人的生命做儿戏。故此,不管是急诊医生、还是基层医生都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在第一时间内识别哪些是高风险的临床症状。

当然由于临床医学的不确定性,任何临床症状都有可能存在风险。但这里要跟大家谈的是那些在临床出现几率更高的危重症状,这些症状与脑功能障碍、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衰竭、肾脏衰竭,肠衰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临床危重症的识别基层医生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生命体征,二是病情变化。无疑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的症状都是那些风险度高或潜在风险度高的危重症。基层医生一旦遇到,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果断识别,谨慎处理。

意识障碍

大脑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着人的思维、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它决定着人的运动、吞咽和排泄;它影响着身体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如呼吸、循环、内分泌等。大脑是人体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组织和器官可以暂时代替,脑组织一旦受损也很难再生,所以任何导致大脑出现问题的病生理现象,都会对人的生命构成致命的影响。故此,意识障碍是临床理所当然的危重症。意识障碍表现较广泛,包括了嗜睡、昏睡、昏迷和精神障碍。由于意识障碍的病人缺乏主诉,病情重,所以诊断处理不及时会有较高的临床死亡率。意识障碍常见的病因,包括了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和全身性疾病。详细的病史可以有助于病因的识别,此外,除意识障碍临床一些伴随症状和体征也可以助力疾病的诊断,如呼吸深快,可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过慢则提示镇静或麻醉剂过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会有心动过速;发热、皮肤瘀点可见于流脑,口唇樱桃红色为一氧化碳中毒;嗅到氨气的味道可能与肝昏迷有关,嗅到大蒜味极有可能是有机磷中毒;下丘脑病变和吸食吗啡类毒品过量可导致瞳孔缩小。对于意识障碍这个症状基层医生千万不可以麻痹大意,即使是低血糖昏迷或一氧化碳中毒,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危重症来处理,如果能掌握Glas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yczz/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