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版呼吸科笔记3大部分65个知识点

临床小笔记:大家还记得这些公式吗?

这些公式不仅考试经常考到,实际临床工作也常常用到,一般医生要系统掌握这些知识点绝非易事,而掌握这些公式至关重要,赶紧收藏!

肺功能和呼吸力学

PaCO2=k×[VCO2/VE(1-VD/VT)]

k:常数;VCO2:CO2生成量;VE:分钟通气量;PaCO2:动脉血CO2分压

FiO2为吸入氧浓度;PB为大气压;47为呼吸道饱和水蒸气压(mmHg);R为呼吸商,通常为0.8。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PAO2-PaO2

P(A-a)O2↑:V/Q比例失调、弥散障碍、右向左分流

P(A-a)O2→:通气不足、FiO2↓

动脉-混合静脉血O2容量差=CaO2-CvO2

动脉-混合静脉血O2分压差=PaO2-PvO2

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PaO2/FiO2

<mmHg,诊断为急性肺损伤;<mmHg,诊断为ARDS。

呼吸指数(RI)=P(A-a)O2/PaO2

正常≤1.0

肺泡通气量(VA)=(VT-VD)×RR

死腔占潮气量百分比(VD/VT)=(PaCO2-PetCO2)/PaCO2

VD:死腔量;VT:潮气量;PetCO2:呼气末CO2分压;PaCO2:动脉血CO2分压

肺顺应性=潮气量(VT)/[吸气平台压(Pplat)-呼吸末正压(PEEP)](mL/cmH2O)

肺顺应性↓:肺炎、肺水肿、肺不张、气胸、腹腔内压↑

每分通气量(VE)=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

潮气量(VT)=吸气流量×吸气时间

气道阻力=[吸气峰压(Ppeak)-吸气平台压(Pplat)]/吸气流量(cmH2O·s/L)

气道阻力↑:哮喘、COPD、痰栓、误吸

CaO2为动脉血氧含量,CaO2=Hb×1.34×SaO2+PaO2×0.;

CvO2为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Hb×1.34×SvO2+PvO2×0.。

血流动力学

心排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HR

心指数(CI)=CO/体表面积(BSA)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平均气道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WP)

氧输送(DO2)=CO×CaO2×10=13.4×CO×血红蛋白×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氧摄取(VO2)=13.4×CO×血红蛋白×[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平均动脉压(MBP)=SV×HR×外周循环阻力(SVR)

体循环阻力(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每搏排出量]×80

肺循环阻力(PVR)=[(平均动脉压-肺动脉楔压)/每搏排出量]×80

酸碱水电解质

血清钙浓度校正值(mg/dL)=[(4-血清白蛋白(g/dL)×0.8]+钙测定值(mg/dL)

血清钠浓度校正值(mEq/L)=[1.5×((葡萄糖(mEq/L)-)/)]+钠测定值(mg/dL)

血清渗透压=2×[Na]+[血糖]+[BUN]

血清阴离子间隙(AG)=[Na+]-[Cl-]-[HCO3-]

校正AG(白蛋白血症)=AG+[(4-血清白蛋白)×2.5]

AG变化值(△AG)=[AG-12]+[HCO3-]

(正常值:23-30mmol/L)

△AG>30: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CO3-过多)

△AG<23:非AG增宽的代谢性酸中毒(体内HCO3-过少)

常用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代谢性酸中毒时的补碱量

HCO3-需要量(mmol)=[HCO3-正常值(mmol)-HCO3-测得值(mmol)]×体重(kg)×0.4

[(正常CO2结合力-测得CO2结合力)(mmol/L)]×0.42×体重(kg)=mL(5%碳酸氢钠)或

注:正常CO2结合力以22mmol/L或50%Vol%计算;CO2结合力毫摩尔浓度与容积百分比浓度之间的换算为:

[(正常CO2结合力-测得CO2结合力)(mmol/L)]×0.25×体重(kg)=mL(11.2%乳酸钠)或

[(正常CO2结合力-测得CO2结合力)(mmol/L)]×0.42×体重(kg)=mM(THAM)或

(1)一般先补给总量的1/3-1/2,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酌量补充,避免剂量过大造成碱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时的补酸量

[(测得CO2结合力-60)(Vol%)]×体重(kg)=mL(2%氯化铵)

或[(测得CO2结合力-26.8)(mmol/L)]×2.24×体重(kg)=mL(2%氯化铵)(1)用时需用5%的GS稀释成0.9%的等渗溶液;

(2)开始补给总量的1/3-1/2,3-4小时滴完,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表现,决定是否补给。

低渗及等渗性脱水的补液量计算

1.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mmol)

2.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

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0.2]/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细胞外液量为体重×0.2。

3.按血清钠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体重(kg)×0.2×(正常血钠浓度-实际血钠浓度)/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mmol)

4.依据血钠浓度计算低渗性失水的补钠量

补钠量(mmol)=[-实际血钠浓度(mmol/L)]×0.6×体重(kg)(女性为0.5)

补氯化钠总量(g)=[-实际血Na+(mmol/L)]×体重(kg)×0.

补生理盐水(mL)=[-实际血Na+(mmol/L)]×体重(kg)×3.

补3%氯化钠=[-实际血Na+(mmol/L)]×体重(kg)×1.

补5%氯化钠(ml)=[-实际血Na+(mmol/L)]×体重(kg)×0.7

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高渗透性脱水时的补液量计算

1.高渗透性脱水时的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此外,补液量还包括每天正常需要量0mL。

2.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K×[实测血清钠(mmol/L)—]+0

K系数男性为4,女性为3,婴儿为5。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0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mL)

3.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a×[实测血清钠(mmol/L)—]/+1.5}+0

a值男性为0.6,女性为0.55,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1.5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

4.每日补水量(mL)={脱水前体重(kg)×a×[实测血清钠(mmol/L)—]/实测血清钠(mmol/L)+1.5}+0

a值男性为0.6,女性为0.55,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1.5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

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

推荐阅读

超详细!胸部平片读片方法看完大家都收藏了

照过X光就要终止妊娠?美国指南这样说

血钾高达10.22mmol/L!看看心电图全程演变与识别处理

教科书上没有的操作:使用简易呼吸器的「致命细节」

责任编辑

王妍

投稿及转载

wy.psd

dxy.cn

题图

Shutterstock

参考资料

1.李剑,吴东.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3.

2.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8.

赞赏

长按







































北京市白癜风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yczz/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