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考研内科学核心考点
呼吸系统归纳总结(5)
呼吸衰竭分类:
发病急进/缓慢: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按照发病机制:通气性呼吸衰竭和换气性呼吸衰竭
按照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类:临床最常考(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
Ⅰ型呼衰: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ARDS最常见,主要是肺换气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弥散功能障碍(最主要),V/Q比例失调(肺内分流是特例),疾病还包括:间质性肺疾病、肺水肿、急性肺栓塞等疾病。
Ⅱ型呼衰:PaO2<60mmHg,伴PaCO2>50mmHg,COPD最常见,主要是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机制:肺泡通气不足(堵了)(最主要),V/Q比例失调,还包括疾病:上呼吸道阻塞,呼吸肌神经疾病;
注意:1.无论通气/血流比值增高或降低,均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仅导致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2.二氧化碳潴留主要是通气功能障碍,导致其潴留,若肺通气功能过度,会导致呼出二氧化碳增多,产生呼吸性碱中毒;
3.Ⅰ型呼衰高浓度吸氧但是未见效果,虽然肺泡分压力高了,但由于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有问题,就是传说中的肺动-静脉分流。
4.Ⅰ型呼衰主要是氧合功能障碍而通气功能正常,需高浓度(>35%)给氧可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会引起CO2潴留;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衰(Ⅱ型呼衰),需低浓度吸氧(<35%)。原因: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只能低氧刺激。吸入氧浓度=21+4x氧流量
5.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绝对禁止使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可待因。
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酸合并代谢酸):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引起呼衰。CO2潴留,PH迅速下降,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病情进展快,体内大量酸性代谢产物(乳酸等)堆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代表性疾病:哮喘急性发作(重度及以上)、气道急性阻塞等。慢性呼吸衰竭(呼吸酸合并代碱):慢性II型呼吸衰竭,CO2潴留发展缓慢,肾脏可通过HCO3—的回收,来维持PH的恒定,慢性长期的CO2潴留,会导致肾脏代偿产生的HCO3—处于高水平状态,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此时PH维持在正常范围。若呼吸衰竭恶化,HCO3—已不能代偿,呈现失代偿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碱。代表疾病:COPD注意:1.补碱指证在合并有酸中毒中的应用2.严重的呼衰并发脑病:用呼吸机(吸氧无效果),就是有创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呼吸机通气。
3。一般治疗原则:氧疗、机械通气、抗感染、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纠正呼酸的同时,应注意同时纠正潜在的代碱。
4.只要有呼吸困难症状患者或者病情重的,都需要抽血气分析(呼吸困难患者必须优先)。
大飞西医综合飞起来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