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先生,医院临床护士,毕业7年,从事临床工作,先后取得护士、护师资格证书,正准备考取主管护师。愿意将所学与大家分享。正如他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天一小步,我们慢慢走向成功。校园生活速递会持续递送松木先生对护理方面的知识重点总结,希望能对你的资格证书和考研带来帮助!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四)》。
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病因 慢支(最常见)、哮喘、支扩 2.机制: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3.临床表现 (1)症状: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2)体征:桶状胸,触觉语颤减低,叩诊呈过清音,听诊肺泡呼吸减弱,呼气延长,有干、湿啰音。 4.辅助检查:残气量/肺总量>40%是诊断肺气肿的“金标准”。 5.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在COPD处详述。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都有气流受阻的现象,把具有气流受阻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 病因、表现基本同慢支。 (一)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肺心病、呼吸衰竭。
(二)辅助检查 1.肺功能: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2.影像学检查:早期X线无特异改变。 3.血气分析: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PaO2降低,PaCO2升高及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降低。
(三)治疗原则 1.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 (2)对症 2.稳定期的治疗 (1)避免诱发因素:戒烟 (2)祛痰、平喘 (3)合理家庭氧疗:鼻导管吸氧,流量1~2L/分,吸氧时间15小时以上/天,目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四)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病情及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对高碳酸血症者,应适当控制糖类的摄入量,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宜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和易于产气的食物,以免腹部饱胀,使膈肌上抬而影响呼吸。应鼓励多饮水,每天保证饮水量在ml以上。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缺氧、防止和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前提。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咳嗽的病人。
(2)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操作力度、时间和病情观察: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和(或)震荡时间以5~15分钟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操作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3)湿化和雾化疗法:其目的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适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注意观察各种吸入药物的不良反应,激素类药物吸入后应指导病人漱口,避免真菌性口腔炎发生。 (4)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分钟。 3.氧疗护理:低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者,流量1~2L/分,浓度(21%+4×氧流量)25%~29%。
4.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缩唇呼吸,吸:呼=1:2或1:3。缩唇的程度与呼气流量由病人自行选择调整,以距口唇15~20cm处同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
(五)健康指导 1.安全用氧、每天更换吸氧导管(防堵塞)。 2.夜间睡眠时氧疗不可间歇,以防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低氧血症。 3.监测氧流量、氧流装置定期清洁更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