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矮小、肥胖是小儿内分泌三大疾病。就三大疾病的危害来看,肥胖是最可怕的,最应该引起家长重视。可是,很多家长并不把孩子肥胖当回事,反而觉得这是养得好的表现,认为孩子就应该长得壮壮的、胖胖的。
究竟孩子每年长高多少算正常情况?影响孩子身高和体重有哪些因素?不妨看看下面的权威数据。
注:①上述数据根据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②参考文献:《中华儿科杂志》年7期。③上述标准数值可与孩子的实际身高、体重上下浮动两个百分位。
孩子为什么会肥胖?梁黎教授和浙江大医院儿科副主任王春林等,曾在《中华儿科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六城市学龄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了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城市7-16岁的名中小学生,其中男生名、女生名。
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占到了19.9%。即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是超重或者肥胖(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还没有达到肥胖标准)。
“肥胖除了会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外,最可怕的是这些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甚至会引起心脏病、脑中风、肝病。”梁教授说,“
引起肥胖的十大不良生活习惯是:
①长期不吃早餐;
②吃饭速度过快;
③经常吃过多高热量的零食;
④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⑤经常吃西式快餐;
⑥久坐少动;
⑦饮食过多;
⑧饮食结构不合理;
⑨进食不规律;
⑩睡眠过少。”
两岁前脂肪细胞增殖极为活跃,
吃得太胖,长大后想减肥极困难。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时和青春期。轻度肥胖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数食欲极好,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或甜食。中重度肥胖儿可有疲乏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儿由于胸、腹壁脂肪堆积过多,可导致肺通气功能低下,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右心室负荷增加,以至于出现心功能障碍。
预防肥胖也需要从这三个时期入手敏感期,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末,人体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增殖期,称“敏感期”。若肥胖起病在这时期,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因此,母亲在孕后期应避免增重过多,以防生出巨大儿。建议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按婴儿实际需要进行适度喂养。
学龄前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进食习惯。不要偏食糖类、高脂、高热量食物,并坚持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
青春期和青春早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要加强对孩子营养和膳食安排,以及运动处方训练的指导。
孩子为什么长不高?孩子的身高,一直是父母最为 ↙戳个??再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