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过了零点,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8月19日凌晨2点45分,当人们都还在甜美的梦乡中时,急救中心风驰电掣般地将一名40岁孕34周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重医院。
急诊科立即进行了CPR,同时产科医生快速判断,果断决定,剖!就这样,在急诊室,行剖宫术!消毒、铺台,一气呵成!这时儿科也已到位!当看到那个小小的、软软的身体从妈妈的体内取出时,那一瞬间全场都安静了,但这也仅仅是一瞬间……
十个科室三十多位医护人员
转眼,儿科医生迅速接过宝宝,同步进行CPR!第一位接医院急诊科邵菲医生回忆,孩子当时拿出来全身紫得和茄子一样!可仅过了10分钟,宝宝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就渐渐恢复红润。
儿科医生在为孩子做CPR
在这个不眠之夜,十个科室三十多名医护人员加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终于将孩子和孕妇救了过来。
恢复红润的孩子
医院急诊科邵菲医生向丁香园介绍,宝宝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产妇医院外科ICU。截止今晚观察的情况,产妇休克正在得到纠正,酸中毒有所改善,尿量也有了。但由于心脏停跳时间太久,孩子和大人都面临神经愈后的问题。
Resuscitation杂志曾有研究文献表明,北京市院外心脏骤停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是5%,而患者能够存活出院的只有1.3%,初始心律是直线的骤停预后更到不了1%。
而这位孕妇在达到现场时,心跳已经呈直线。「心脏能再跳本身就是极小概率事件了,更何况,还有生命在体内等着你,你说医生怎能不竭尽全力?」
复苏结束后的邵菲医生
事后,邵菲医生在朋友圈中写道:「通常,复苏一位患者只要几位医护人员就够了。但是这位产妇需要十个科三十位医护人员一起努力,为所有医护人员点赞。目前母女均入ICU,活着就是希望,多想听见孩子能哭一声。」
责任编辑:任悠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