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观察呼吸
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通过呼吸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次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小儿呼吸每分钟可达20~30次,呼吸方式一般有两种: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与上腹部动作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男性及儿童以这种呼吸形式为主,胸式呼吸,以肋间肌运动为主,主要以女性为主。在患者不易察觉情况下观察呼吸,避免患者精神紧张而影响呼吸次数。观察呼吸主要是看患者胸廓的起伏,,然后根据胸廓起伏的次数来计算,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一般应数足一分钟,在观察呼吸次数时还要注意呼吸深度是否一致,呼吸时有无异常的气味呼出,呼吸节奏是否均匀。
呼吸异常有哪些表现:
呼吸增快:成人每分钟超过24次,常见于发热,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呼吸减慢:每分钟呼吸次数在12次以下,常见于颅脑病变(如脑外伤,中风,脑肿瘤等)和腹膜炎,安眠药中毒等。
潮式呼吸:呼吸有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变为浅慢,甚至停5~10分钟,然后在由浅慢加强,如此反复,如潮水涨落,多见于重症脑缺氧,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危重病患。
呼吸困难:患者感到呼吸费力,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口唇及面部发紫,出冷汗。常见于哮喘,肺部疾病,呼吸道阻塞以及严重贫血,休克,大出血时出现血氧含量降低等。
间停呼吸:变现为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一段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地间断呼吸,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颅内压增高等),某些中毒。
深大呼吸:其特点为呼吸深而慢,这是呼吸中枢功能严重障碍的表现,常见于糖尿病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