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大营救,多学科联动保平安

9月4日凌晨零点二十分,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接到内分泌遗传代谢的紧急求救电话“我们这里有一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呼吸深大……”,PICU立即成立急救小组,准备将患儿转入监护室。患儿收入PICU时已经神志不清、呼吸困难明显、四肢末梢冰凉,血气分析:PH6.88,HCO3-2.5mmol/L。末梢血糖:25.6mmo/L。尿常规:葡萄糖3+,酮体3+。

PICU团队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多路静脉通路,经治疗后患儿病情并未明显好转,腹胀明显,完善腹部彩超提示肠胀气,同时患儿呈重度昏迷,顽固低血压,医生查看患儿后高度怀疑肠穿孔合并脓毒性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同时完善腹部CT提示肠壁坏死伴穿孔可能性大。考虑到患儿合并严重的脓毒性休克,死亡风险极大,应紧急手术治疗。然而,此时生化结果回报:甘油三酯.0mmol/L(正常参考范围0-1.7mmol/L),此种状态无法手术,PICU团队立即决定给予血浆置治疗,治疗后甘油三酯降至15.1mmol/L。

9月5日00:40,普外二科团队在全麻下为患儿进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患儿腹腔大量血性浑浊液体,可闻及恶臭,大量肠管发黑,并有多处散在穿孔,最终切除了大部分小肠,术后返回PICU。

图为患儿同时接受多路输液图为患儿行血浆置换图为术前患儿明显腹胀

经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神志清楚,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于9月7日撤离呼吸机,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后续治疗。

图为置换出的黄白色乳糜状血浆图为坏死肠管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儿童亦是如此,儿童糖尿病多数发病隐匿,并没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表现,早期很容易漏诊或误诊,部分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患儿,感染及中断胰岛素的治疗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应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同时谨遵医嘱,不能私自减量或停用胰岛素,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该患儿的成功抢救,体现了我院拥有完善的应急反应系统,在危重症患儿的急救中可及时做到多学科联动,为儿童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彰显了我院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

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成立于年,现开展的重症技术有高流量吸氧、机械通气、高频振荡通气、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胆红素吸附、DNA吸附、双重血浆置换等),拥有一批专业素养极高的医护团队,时刻为危重患者保驾护航!

24小时接诊-或-。

THEEND

推文创作

●文字:马乐、杜彦强●照片:马乐、杜彦强●排版:党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zlff/202208/8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