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秒就有1个人因它离世,被忽视的ld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提到糖,很多人会觉得甜蜜。蛋糕、点心、糖果等都是能让人感到愉悦的食物。但在甜蜜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疾病,它的危害可不小。

糖尿病:被忽视的“甜蜜杀手”

关于它,在全球范围都是一种“棘手”的疾病。首先,临床上认为这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属于终身疾病,是不能彻底治愈的。但确实有少数患者能够在积极的治疗、生活方式改善等情况下,摆脱药物控糖,自行稳定血糖,这也可以看做是治愈。

但更多的糖友会因为糖尿病而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

血糖升高只是一种身体指标的变化,但在变化的同时,损伤的不仅仅是血管,还有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糖尿病的出现可能会造成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长期血糖不稳定,持续的高血糖水平还可能增加人体炎症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正因如此,糖尿病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根据《全球糖尿病地图》中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3亿成年人患病,造成了万人死亡,大约每过去5秒钟,就有一个人因为糖尿病死亡。而还有大约5.4亿成年人存在糖耐量异常的问题,即将出现2型糖尿病。

降低糖尿病发病率、降低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在出现糖尿病后,及早接受治疗,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保护健康免受威胁。而很多人仍然对糖尿病的防治存在误区,借此机会不妨说清楚,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爱吃糖就会得糖尿病?

饮食吃进去的糖分,不见得就一定会引发糖尿病。人体有一定的代谢糖分的能力,但是当胰岛功能出现异常,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对糖分的敏感度下降后,才可能引发糖尿病。如果你平时的饮食结构比较差,长期吃高碳水、高脂肪等食物,也可能让摄入的糖分变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更高,也可能因此诱发糖尿病。

误区二:糖友吃无糖食品就能控糖?

无糖食品的定义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有些商家将无蔗糖包装成“无糖”,但是里面还可能有代糖等成分,依然可能产生能量。就算食物中完全没有添加糖分,如果是无糖饼干等食品,本身就属于高碳水食物,吃多了也可能因为碳水摄入在人体内转化为糖分,升高血糖。盲目相信无糖食品,放肆饮食的做法对控糖没什么好处。

误区三:血糖升高,身体没异常可以不用管它

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有糖尿病,因为没有出现头晕、眼花等问题,也就不当回事。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血糖升高哪怕没有引发异常,也该及时调整,稳定血糖。升高的血糖会对血管、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造成影响,如果不引起重视,只怕等到出现异常的时候再治疗就晚了。

防治糖尿病,也该牢记3个原则

早防

比较常见的2型糖尿病多半在40岁之后高发,尤其是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期糖尿病史、不当饮食习惯等因素的人,更应该提早预防糖尿病,建议在40岁或45岁后,每年都要检查血糖,出现异常症状,尽早就医。

早治

当你处于糖尿病前期时,血糖超出正常范围,但并未达到糖尿病标准,需要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饮食结构等方式来降糖。如果能够在这一时期稳定血糖,也可以“逆转”糖尿病。

早调理

有些糖友觉得吃降糖药稳定血糖的效果比较好,因此一心只想找到适合自己的降糖药,却忽视了生活调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而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对控糖有着重要的意义。

减轻体重、增加运动量等也是常见的生活调理方法,对稳定血糖,调理血糖水平也有不错的影响。光是吃降糖药稳定血糖还不够,尽早开始生活调理更为重要。

糖尿病作为“甜蜜”杀手,对健康威胁可不小。只可惜很多人忽视了它的危害,没能尽早防治,以至于最后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等丢了性命,追悔莫及。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孩子患白血病,不得不弃学治疗,出现这5种症状要当心!

研究约种食物,揪出了4种“减寿”食物,转告家中老人要少吃

肠息肉其实有“双重身份”,而息肉的出现,通常跟四点因素有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zlff/202208/8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