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酸碱
①pH7.35,诊断酸血症。
②pH7.45,诊断碱血症。
③pH正常,血液酸碱状态正常,但不能排除酸中毒或碱中毒。
2.判断原发类型①根据病史判断。
②若临床症状不明显而pH异常,根据PaCO2(mmHg)与HCO3-(mmol/L)变化程度判断。
pH7.35,HCO3-×PaCO(↑),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因PaCO2↑↑↑及HCO3-↑)。
pH7.35,HCO3-×PaCO(↓),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因PaCO2↓及HCO3-↓↓↓)。
pH7.45,HCO3-×PaCO(↓),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因PaCO2↓↓↓及HCO3-↓)。
pH7.45,HCO3-×PaCO(↑),应考虑代谢性碱中毒(因PaCO2↑及HCO3-↑↑↑)。
3.判断是否混合①PaCO2与HCO3-的变化方向相反,则为“酸碱一致混合型”。②PaCO2与HCO3-的变化方向相同,通过代偿公式判断。注:①有“Δ”者为变化值,无“Δ”表示绝对值。②代偿极限:指单纯型酸碱失衡代偿所能达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③代偿时限:指体内达到最大代偿反应所需的时间
4.计算AG,判断是否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①阴离子隙(aniongap,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即AG=UA-UC。由于细胞外液电中性原理,可知Na++未测定阳离子=Cl-+HCO3-+未测定阴离子,据可推导出AG=未测定阴离子-未测定阳离子=Na+-Cl--HCO3-。正常值波动范围在12±2mmol/L。
②AG增高的临床意义大:AG16mmol/L,应考虑高AG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AG增高表明体内存在过多的未测定阴离子或固定酸含量增多,即乳酸根、磷酸根及硫酸根等的增多,这些未测定阴离子在体内堆积,必定要取代HCO3-,使之下降,从而发生高AG性代谢性酸中毒)
③AG减小的临床意义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