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板栗上市的季节,板栗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板栗果型玲珑,色泽鲜艳,有“东方珍珠”的美称。
板栗虽然营养价值丰富且十分美味,但不是适合所有人吃,对于一些人群来说平时尽量少吃。
板栗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1.健脾养胃
板栗性味甘温,入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板栗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钙、磷、铁、钾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健脾养胃,舒筋活血。
板栗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还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促进脂肪代谢,能够厚补胃肠,益气健脾。
2.止血消肿
板栗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内的钠元素水平,钾元素缺少时,钠元素将水分滞留在体内,容易造成细胞水肿,吃板栗能够帮助补充钾元素,维持身体水分的正常代谢,消除水肿。
3.延缓衰老
栗子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较少,其中还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预防骨质疏松,还有助于延缓人体衰老。
4.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
板栗中含有核黄素,能够治疗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具有消炎的作用,对口腔愈合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因为口腔溃疡不能摄取足够的食物的人来说,能够保证食物能量供给。
“板栗”不能随便吃?医生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别不听劝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吃板栗,板栗中含有的糖分非常多,升糖指数很高,板栗中还含有丰富的脂肪酸,不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
板栗中的淀粉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在吃的过程中控制不好量,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吃完板栗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血糖升高。
2.脾胃虚弱人群
脾胃虚弱的人群要少吃板栗,板栗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难以消化,会影响胃功能,加重脾胃的负担,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对于有胃溃疡的患者来说会加重病情。
板栗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容易被消化和吸收,会加重肠胃负担,因此脾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大量食用。
3.便秘人群
虽然板栗中含有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能够为人体补充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板栗中含有的水分少,经常吃板栗会导致出现上火的症状,加重便秘。
板栗中含有的淀粉也不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会加重便秘症状,导致排便更加困难,便秘人群可以适当喝一些蜂蜜水,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
4.减肥人群
板栗中脂肪和糖分含量比较高,吃板栗会摄入大量热量,人体不能及时消耗掉这些热量,就会导致脂肪堆积,不利于减肥,还会出现发胖的现象,因此,想要减肥的人要少吃板栗,吃几个尝尝就可以了。
板栗和什么食物最好不要一起吃?
鸭肉中油脂含量丰富,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会和油脂产生反应,降低营养价值,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板栗中含有的维生素C会和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容易出现呕吐的现象。
板栗和羊肉属于热性食物,一起吃不容易消化,还容易导致上火。
杏仁中含有较多的油脂,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二者结合不利于肠胃消化,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应该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