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并不是基因命令你在某个时候生病。而一定是食物来源和供给出了问题,让细胞得不到它所需要的营养,导致身体失去了平衡。
绝大多数的慢性病,其实最初是由营养缺失造成的。
—《有种健康》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区别
在怀疑营养医学的真正价值前,有2个概念需要搞清楚:
从严格意义上讲,现代医学只是急救医学。而营养学是预防医学,特别适合慢性病的逆转和治疗。急救医学,在如手术和炎症等疾病上很有效,但在慢性病的应用上却非常失败。因为急救医学教育和培训人的侧重点,是处理紧急的器质性病变和恶化。医生在整个医学院学期中,学习临床营养学和分子医学的时间总共不超过8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基础。
所以现代急救医学对慢性疾病的形成、治疗、知识和人才储备都非常有限。许多随着年龄增长浮现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癌症、成年型糖尿病、消化功能障碍、自体免疫及异位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状及多数内分泌系统问题,都与营养和食物都密切的关系。
很多人迷信西医里的处方药,视它们为健康恢复的唯一真理。但大家需要明白的是:西药真正的作用在于控制疾病,而不是调理和恢复健康。虽然这一点是现代医学最大的贡献,在手术和急救方面功不可没。但药物,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健康。人是一个有机体,只能吸收有机食物。而药是无机物,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一种化学合成物,是能被人体吸收但不能带来健康的一种物质。
如果你的手被割破了或身体某个部位需要手术,你的确应该找西医。但如果你患了难以治愈的慢性病,那你真的应该把希望和重点转向营养医学。
大约在20多年前,JamesFries(MD)医生就曾指出:疾病约在人们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发生,身体的生理功能也逐渐损毁,而且症状慢慢增加,一直到最后终于被诊断出疾病实体。
他也曾公开强调多次:“慢性病可以通过生活习惯、饮食而改变,让首次疾病出现的平均年龄延后,也因此使死亡率曲线变得更接近直角”。
营养医学≠保健品
营养学并不是指保健品,而是指营养医学疗法(NutrientTherapy)—它是通过饮食和食物中的营养,来补充细胞缺失的营养,优化人体生化(Biochemistry)内环境,以达到逆转慢性疾病和治疗目的。
中国未来20-30年慢性病和癌症井喷,与土壤质量恶化有关。几十年前,“营养不良”是造成很多疾病的诱因。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毒素过剩”、“农药过剩”、“食物虚有其表而无营养价值”会成为未来无数疾病的主要致因。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现代人食物中的营养含量只有几十年前的5%不到,其中包含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被称为“生死比例”的钠/钾比例、钠/镁比例在蔬果和土壤中已消失殆尽,成为各种慢性病的源头致因。
更有甚者,有害农药(如:草甘膦)对土壤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大量的农药长期残留在土壤里,消耗了其中的养分和微生物环境,导致蔬果中不仅满是农药,还几乎无任何营养价值可言。而有些对生命至关重要,人体又无法自身生成的元素,如:镁、维生素B族群,就必须寻找另外营养补充途径了。
营养学,真的能治病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唯一办法”,但其实癌症只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导致死亡的也不是癌细胞本身。癌细胞的繁殖机制非常复杂,但如果你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就再也不会把化疗放在不可侵犯的神坛了。早在年的美国,医学界就已在用“Fasting”、零糖饮食、降低体内乳酸性酸中毒(Lacticacidosis)整合疗法来治疗癌症,而且这种疗法治愈率非常高,帮助了很多病人免于遭受化疗的痛苦。
再比如,肝脏解毒功能也需要通过额外的营养来补充,才能提高T3和T4的转换率。只有这个转换率恢复正常,甲状腺的功能才能恢复,脱发才会停止。而这些,是医生开的压抑/补充荷尔蒙药物,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绝大多数慢性病是完全由营养失衡造成的疾病。
除此之外,由肠漏症导致的皮肤过敏和胃肠道问题,首当其冲就是要看患者的食物过敏源,去除过敏食物,再修复胃肠道黏膜。其次,还需要看患者的胃肠道里的细菌感染。假设患者的肠漏是被有害细菌感染所致,那么一定需要避免这种细菌喜欢吃的食物(酸甜食物和高碳水、高糖分食物),再配合相应药物,细菌才有可能彻底被消除。
而这些营养和食物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是再昂贵的抗生素都无法做到的。相反的,抗生素反而会让肠道菌群更糟糕。
西药是指标的,营养学是治本的
营养学的重要性很简单,假设:你的细胞H的正常功能=A+B+C+D+E构成,可由于长期缺乏其中营养素D,细胞H就是无法正常工作,而人体组织长期得不到这种H细胞修补,就会导致器质性病变。如果你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营养可以调理疾病了。只要人体把需要的营养素补上,让细胞有足够的营养素去修补受损组织,就能恢复健康。
绝大多数的慢性病的发病之初都是因为营养失调,而营养刚好能够帮到你恢复健康。营养医学会帮助你了解到自己到底缺乏什么,区分哪些东西对你有用。
营养医学调理疾病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人体的一切构造物能量供给,都来源于食物。所以,人生病也并不是基因命令你在某个时候生病,而一定是食物来源和供给出了问题,让细胞得不到它所需要的营养,导致身体失去了平衡。
西医重在控制和管理,中医重在调理,营养重在修复。这三个领域要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状况区别对待:
营养主要用于细胞修复和线粒体能量供给,它会影响每一个人的基因表现(Geneexpression)及外表型(Phenotype)
营养在生物反应的修正和功能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营养是治本的,西药是治标的
营养素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的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
营养尤其适合慢性病患者,西药适合急性情况
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有副作用
营养素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造成压力
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西药却会增加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