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正确应对输血反应,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所困扰的问题。
此前有同行提问:
对于轻度输血反应,该停止输血,还是继续输同时给予抗过敏治疗?若停止输血直至患者反应消失,血液在常温下放置的时间过长,肯定也不行。
不知大家是如何处理的?求助。
笔者建议:轻度输血反应可以减慢滴速观察,如症状减轻再继续输注。
相信大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本文现将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及预防要点做一整理,供临床护士参考。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需两人仔细查对并签名),保证血液质量。
2.发生输血反应(如皮疹、高热、寒战及生命体征变化)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
3.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和科主任。
4.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地塞米松)、吸氧等治疗措施。
5.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记录。
6.并发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
7.应保留血袋及输血器,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应抽取病人血样和余血一起送输血科。
8.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质控科及护理部等有关科室。
9.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病人或家属有异议时,应按有关程序对剩余血液、输血器进行封存、及时送检。
常见输血反应汇总表
一、免疫反应
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
症状体征
沿静脉走向烧灼感;腰背疼痛,面部和胸部潮红,出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休克,血管塌陷。
护理措施
1.停止输血
2.立即呼救
3.留取反应后的第一次尿标本
4.保护肾功能
5.治疗休克
6.用胶体溶液维持血压
7.碱化尿液和利尿等措施
8.必要时配合透析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