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呼吸系统练习题4160题及答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20道练习题及答案。欢迎点击分享和收藏。

41、有关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

B、AHR者均可诊断哮喘

C、变应原进入体内后可释放多种活性介质诱导哮喘发生

D、LAR是由于气道慢性炎症的结果

E、神经因素也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

参考答案:B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故A是对的。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但是目前认为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E是对的)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变应原进入体内后,诱发机体释放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亢进等生物效应作用,引起支气管哮喘。故C是对的。迟发型哮喘反应LAR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是气道炎症反应所致,故D是对的。气道高反应性(AHR)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患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AHR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然而出现AHR者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如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也可出现AHR,故B是错的,本题答案是B。

42、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检查是

A

通气功能

B

支气管激发试验

C

峰流速变异率

D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

皮肤过敏原试验

参考答案:B支气管哮喘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血液常规检查(二)痰液检查,涂片在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细胞(三)肺功能检查1.通气功能检测2.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故本题选B。(四)血气分析(五)胸部X线检查(六)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

43、女,35岁,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2天,使用氨茶碱,沙丁胺醇,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体检:呼吸浅快,口唇发绀,神志不清,双肺哮鸣音较弱,血气分析:PaOmmHg,PaCOmmHg进一步救治措施应为

A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B

给予高浓度吸氧

C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D

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E

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

参考答案:E根据题干中“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2天,使用氨茶碱,沙丁胺醇,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呼吸浅快,口唇发绀,神志不清,双肺哮鸣音较弱”,“PaOmmHg,PaCOmmHg”,提示哮喘重度发作,一般治疗无效,已经发展为呼吸衰竭,应先通畅呼吸道,所以应行气管插管和正压机械通气。故本题选E。

44、女性,20岁。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咳嗽2年。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心脏无异常。下列检查结果中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是

A

最大呼气流量显著降低

B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降低

C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降低

D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E

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稍多

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该患者“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咳嗽2年。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心脏无异常”,最可能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检查主要是肺功能试验,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和呼气峰流速及其变异率测定,故本题选D,选项A、B、C、E均不是明确诊断的选项,不易与其他疾病鉴别,故不选。

45、男,45岁。发作性呼吸困难5年,再发3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咯血、发热,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1年。查体:BP/90mmHg,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发生呼吸困难最可能的机制是

A

大支气管狭窄

B

大支气管梗阻

C

小支气管狭窄

D

呼吸面积减少

E

肺泡张力增高

参考答案:C该中年男性病人发作性呼吸困难5年,支持支气管哮喘,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均支持支气管哮喘,这是小支气管狭窄所致,若为大支气管狭窄应吸气延长。

46、女,31岁。反复发作性干咳伴胸闷3年,多于春季发作,无发热、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次胸片检查无异常,常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无高血压病史。全身体检无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

胸部CT

B

心脏超声波

C

支气管激发试验

D

动脉血气分析

E

纤维支气管镜

参考答案:C支气管哮喘是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活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舒张试验>15%,且FEVI增加绝对值>ml(通气改善率)(2)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3)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故本题选C。

47、男性,40岁,发作性喘息6年,再发1天就诊。查体:T38.1℃、Bp/80mmHg,呼吸急促,咽红(+)。双肺布满哮鸣音。WBC6.3×10^9g/L、N7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咽喉炎

B

急性左心衰竭

C

原发性支气管癌

D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E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发

参考答案:D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本题中患者有喘息病史,故最可能的诊断是支气管哮喘,而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重,常有呼吸困难和喘鸣,伴有呼气流量降低。故此时患者是哮喘的急性发作,故本题答案是D。

48、女性,34岁,自幼有哮喘病史。因外出春游后再发20天,一直吸入“万托林”(β2受体激动剂)仍不能活动而就诊。查体;对话中常有中断,呼吸急促,双肺散在哮鸣音,FEV1占预计值60%,PaOmmHg、PaCOmmHg。该患者最佳治疗措施是

A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氨茶碱+机械通气

B

间断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μg/d

C

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氨茶碱

D

静脉滴注β2受体激动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氨茶碱

E

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μg/d+静脉滴注氨茶碱

参考答案:E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查体,考虑为哮喘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包括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静注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为急性发作时的第一线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糖皮质激素为抗过敏性炎症的首选药物。

49、下列疾病中,最可能于凌晨反复出现咳嗽和气短症状的是:

A

慢性肺脓肿

B

慢性支气管炎

C

支气管哮喘

D

肺结核

E

支气管扩张

参考答案:C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其余选项均无此特征。

50、女,45岁。间断干咳3年,无低热、咯血等。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原体肺炎

B、支气管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咳嗽变异型哮喘

E、慢性支气管炎

参考答案:D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以下特征:①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常在夜间发生或清晨发作性咳嗽,运动后加重,痰多;②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者经过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无效;③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使发作减轻;④有个人过敏史即伴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也可以查出家族过敏史;⑤运动、冷空气、过敏原或者病毒性感染等诱发哮喘发作;⑥哮喘有季节性,多见于春、秋两季且反复发作7.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或者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从本题所给出的资料分析,最可能的诊断是应该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他的选项均不符合本题。

51、男,38岁支气管哮喘。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每日3次,效果仍然不佳,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药物用量

B

加用茶碱类药物

C

加用白三烯调节剂口服

D

色甘酸钠

E

加用酮替芬

参考答案:C白三烯调节剂是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是目前除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可作为轻度哮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尤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和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孟鲁司特和扎鲁司特。

52、女,37岁。发作性喘息2年,查体:双肺满布哮鸣音。X线片未发现异常。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

吸入糖皮质激素

B

口服抗过敏药物

C

静脉点滴抗生素

D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E

无创通气

参考答案:D该患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应该是缓解患者症状,首选支气管舒张药,即β2受体激动剂,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激动气道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和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53、下列疾病中,持续性干咳而胸部X线片正常的情况最常见于:

A

支气管哮喘

B

慢性支气管炎

C

心力衰竭

D

支气管扩张

E

支气管结核

参考答案:A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哮喘多无明显异常。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支气管扩张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慢性支气管炎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心力衰竭,X线可见心影增大。肺结核可见肺野内圆形或片状的浸润阴影。

54、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气流受限的原因不包括:

A、腺体分泌亢进及黏液清除障碍

B、气道壁炎性细胞浸润

C、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泡壁破坏

D、气道平滑肌痉挛

E、气道黏膜水肿

参考答案:C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泡壁破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流受限原因。

55、评估呼吸气流是否受限最常用的指标是:

A

残气量/肺总量(RV/TLC)

B

FEVl%预计值

C

峰流速(PEF)

D

FEVl/FVC

E

用力肺活量(FVC)

参考答案:D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表明存在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逆转。慢性咳嗽、咳痰常先于气流受限许多年存在;但不是所有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均会发展为COPD。部分患者可仅有不可逆气流受限改变而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56、女,35岁。支气管哮喘史20年,近2周来出现活动耐力下降。该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规律使用

A

糖皮质激素气雾剂

B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C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D

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E

胆碱能受体抑制剂

参考答案:D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这两者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

57、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PaCOmmHg,PaOmmHg,HCO3-27.6mmol/L,BE-5mmol/L,其酸碱失衡类型是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C代谢性酸中毒主要由机体产酸过多、排酸障碍、碱性物质丢失引起。血气改变:pH接近或达到正常,BE负值增大,PaCO2下降。故不选A。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血气改变:PaCO2升高,pH正常或降低,BE正值增大。故不选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血气改变:PaCO2升高、正常或轻度下降,pH明显降低,AB、SB、BB减少、正常或轻度升高,BE负值增大。故选C。代谢性碱中毒血气改变:pH接近正常,BE正值增大,PaCO2升高。故不选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血气改变:PaCO2升高,pH值升高、正常或下降,AB明显增加。故不选E。

58、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

A

动脉血氧含量低于9mmol/L

B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

C

pH值7.35

D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高于50mmHg

E

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

参考答案:E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伴或不伴CO2分压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可诊断为呼吸衰竭。故本题选E。ABCD均不是诊断标准。

59、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

A

Pa0mmHg,PaCmmHg

B

Pa0mmHg,PaCmmHg

C

PammHg,PaC0mmHg

D

PammHg,PaCmmHg

E

Pa0mmHg,PaCmmHg

参考答案:C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mmHg。同时伴有PaCOmmHg。故此题选C正确。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单纯肺泡通气不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有换气功能障碍。则低氧血症更为严重,如COPD。

60、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

A

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B

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

C

SaO%

D

PaOmmHg,PaCOmmHg

E

PaOmmHg,或伴有PaCOmmHg

参考答案:E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PaOmmHg,伴或不伴PaCOmHg。单纯PaOmmHg为Ⅰ型呼吸衰竭;若伴有PaCOmHg,则为Ⅱ型呼吸衰竭。故本题选E。

获取更多视频和资料,请联系星恒教育张老师

电话/

点击图片识别添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症状图
白癜风症状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lcjc/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