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日起,湘西州取消门诊输液开始执行

湘西州政府新闻办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

脉输液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1日上午10时,湘西州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州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彭志新介绍了我州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相关情况,并与医疗专家、主任医师彭治香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发布会由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主任田勇主持。

静脉输液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静脉输液是国际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据统计,我国医疗机构年输液达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每人2.5至3.3瓶的平均水平。我州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凡病必输液,凡病必吊瓶几乎成了治病救人的潜规则,输液也成了医治百病的“良药”。

  我们习以为常的静脉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等于一次小手术。科学研究表明,任何质量好的输液剂都不能达到“零微粒”,微粒残留在血管和组织中,会对身体产生潜在性伤害甚至诱发疾病。尤其是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滥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导致最后无药可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6月1日起, 我州取消门诊输液开始执行!

  为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州卫生计生委要求全州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严格掌握静脉输液指征,分层次、分步骤的逐步取消门诊不合理输液行为。

  从年6月1日起我州将全面取消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除儿科门诊)门诊输液,到年底,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静脉输液比例降至40%以下,以后年度逐年下调比例。

答记者问 哪些情况可以进行门诊输液?

医疗专家、主任医师 彭治香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只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需要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具体使用指征有: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答记者问 取消门诊输液具体是如何安排的?

州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彭志新

  6月1日起我州将全面取消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除儿科门诊)门诊输液,同时确定了门、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类共53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照这些疾病,到年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的门急诊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将下降到30%以下;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室的门、急诊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将下降到40%以下。以后年度逐年下调比例。

答记者问 取消门诊输液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州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彭志新

●老百姓若遇到被要求进行不合理的输液,如何进行投诉?

州卫计委医政医管科:

 取消门诊输液,这一重要举措,将有力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这既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也是我州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需要,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特别是贫困人群的就医负担。更是进一步深化我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为了大家的健康,请转走吧!

欢迎







































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jbgs/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