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TUS
关于我们
北京圣莲红景天:命贵千金,养怡百年。健康无价,养生有道。传播中医养生文化,解读生命健康意义,共享红景天养生之道,建立和谐幸福人生!
近年来,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的辅助下,有关食物酸碱性质和人体健康的宣传铺天盖地,令消费者目不暇接。其实,诸如“酸性食物致癌”、“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性平衡”等宣传都是在误导消费者,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一、食物的酸碱性
所谓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或称为成酸食物和成碱食物)是在食物化学研究中应用的名词。这种研究主要用于评价食物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在食物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中使用。它是根据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来分类,而不是以食物本身的酸碱口味来划分的。如果灰分中含有较多磷、硫、氯元素,称为成酸食物或酸性食物;而如果钾、钠、钙、镁含量较多,则称为酸食物或酸性食物;由此可见,食物的酸性和碱性是由其化学本质决定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维持在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血液的PH为7.35—7.45,处于弱碱性,这也是所谓的“食物酸碱平衡论”的理论基础,即人体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由此产生了所谓多吃酸性食物能导致酸性体质,不利于身体健康;相反,多吃碱性食物则可形成碱性体质,有益于健康等。其实,如上所述,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而食品化学研究与食物进入人体后的代谢有着天壤之别。
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分布、代谢等复杂的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而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人体酸碱度的正常调节是通过血液自身、呼吸及肾脏的调节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是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二、蔬菜水果有益健康关非因为属于碱性食物按照食物化学研究的分类方法,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从所周知,蔬菜、水果有益健康的,但并非因为它们属于碱性食物。中国营养学会在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此进行了澄清,指出蔬菜、水果之所以对一些慢性疾病有预防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所谓碱性的作用。《指南》还形象地举例说明如下:“按照‘酸碱平衡论’,如果纠正‘酸性体质“就可以预防慢性病,那么每大服用小苏打(碳酸氯钠)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三、现代医学中没有酸碱性体质之说在“酸碱性体质之说”的强势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虽然也感觉它说不清、道不明,而且有时还自相矛盾,但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都逐渐接受了它。其实,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这些词。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之所以能保持动态平衡,原因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即体内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和肾脏调节。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又有酸性特质来中和。而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肾脏调节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性产物。人体的血液不可能单纯靠吃所谓的酸性食物就能“变酸”,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被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这是严重的疾病,必须要治疗,根本不能靠吃“碱性食物”来解决。应该强调的是,正常人根本就不可能成为酸性体质的人,因为不管是在医学临床还是在研究中,只要一个人的身体偏酸,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处于酸中毒状态,理论上讲是不可能正常生存的。
四、尿液酸碱度与血液酸碱度不是一回事相信许多人在网上读过类似“通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的文章,因为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PH5.0—7.0),而尿液的酸碱度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的酸碱度。尿液酸碱度确实与饮食相关,吃肉、蛋、奶时,尿液会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会相对偏碱一些。但尿液的酸碱度是肾脏“调节”的结果,它的PH值不能代表血液的PH值。而血液酸碱度不是自己在家就能测的,医院由专业人士通过专业仪器测定出来。
五、“酸性体质导致肿瘤”吗?“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性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其实肿瘤有很多种,每种肿瘤的诱发因素都不同,公认的致癌因素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医学上并没有人体酸碱性和肿瘤诱因有关的这个说法。所以,肿瘤是各种综合因素所致的,并不是一个酸性食物就能诱发的。“酸碱性体质论”声称,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确实有些病人体内酸碱度呈酸性,而这实际上就是如前所述的酸中毒,也就是说,不是所谓的“酸性体质”导致了癌症,而是癌症病人的代谢出了问题。
六、吃碱性食物长寿吗?“人体酸碱平衡论”声称,常吃碱性食物长寿。果真如此吗?以盛产寿星的新疆为例,那里老人的饮食以肉和馕为主,蔬菜摄入不多,还喜欢喝白酒,肉和酒都算酸性的,这显然跟上述理论相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有规律的生活才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此外,新疆的百岁老人大多生活在农村,那里空气质量较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压力较轻。最关键的是老人都会自我调节,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所以,他们的长寿和常吃酸碱性食物的理论沾不上边。总之,所谓的“食物酸碱平衡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食物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等,这些都是根据近年营养学的研究成果,为改善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而提出的膳食措施。而按照“食物酸碱平衡论”,将鱼、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归类为“酸性食物”,将会误导人们对食物的选择。
摘自中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抗癌之窗》年12月刊膳食平衡指南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卫生部专门组织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制定了日常饮食参考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请您先来查看下面的十条标准来自检一下自己有没有达标:?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进一步将膳食指南文字性的描述转化为了可以量化的食物摄入要求,以便在生活中执行。
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通过下面这张膳食宝塔图,可以看出,我们每天需要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几乎每一类食物都要涉及到。但是,这里只指出了一类食物的总量,选择具体食物时,可以进行同类互换搭配。比如说,我们每天选择克蔬菜时,可以做如下搭配:选择克油菜,50克胡萝卜和克圆白菜;也可以选择克菠菜和克黄瓜。当然,种类丰富,搭配合理是最理想的。在保持每天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比如每天步。优质的保健食品此外,食用优质的保健食品也是营养素补充非常好的渠道。保健食品是时代对传统食品的深层次要求,满足人类自身的健康需要!均衡营养的秘诀在于通过膳食宝塔来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进行必要的营养素补充。
为了您家人健康着想,
预防胜于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