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是吗?好的,明白了,我们立刻准备。”9月10日凌晨3:00,西安医学院一附院新生儿监护室接到来自产房的紧急会诊电话,一位孕29周的产妇即将临盆。放下电话,值班医护人员立即进入备战状态,严阵以待,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万全准备:预热暖箱及辐射台,连接氧气、负压吸引器和呼吸机;备好药物及血标本采集试管。
一个小时后,早产儿在护士及医生的陪同下转运至新生儿监护室,小宝宝体重只有克,属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机体各器官都未发育成熟,存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代谢紊乱、低氧血症等多种危重病。井然有序的救治很快开展,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采集血气标本、测血糖、纠正酸中毒。然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早产儿在漫长的救治过程中,需要度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等多个关卡。
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宝宝
因为要给早产宝宝持续输液,为了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降低宝宝疼痛感,医护人员们为其置入了PICC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不能经口喂养,就留置胃管,每两小时经胃管滴入一次。期间,早产宝宝多次出现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等问题,医护人员们针对宝宝的情况一项项评估、治疗、护理,并给予咖啡因静脉泵入治疗预防呼吸暂停。
母乳是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尤其对于早产宝宝来说,母乳既是食品,也是“药品”,它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有助于消化,保护肠道,抑制早产宝宝肠道的致病菌生长,促进有益细菌的繁殖。医护人员就坚持对早产宝宝进行全母乳喂养,鼓励宝妈积极送来母乳,随送随收,不限时间,保证早产宝宝住院期间实施全母乳喂养。从开始的每次1毫升,逐渐加量,并监测腹围,观察喂养不耐受情况。
早产宝宝满月那天,宝爸送母乳的时候激动地说,“宝宝名字已经起好啦!小名叫葡萄!”自此,不管哪位医护人员为他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时,总会与他互动:“葡萄加油!我们一起努力!”“给点力呀,小葡萄,我们争取快快出院,早点见到爸爸妈妈哦”。在做每项操作时,医护人员都小心翼翼,用柔软的包被围成一个椭圆形的“鸟巢”来模拟妈妈子宫的形状,每天都对小葡萄进行洗澡、抚触、口腔护理、腹部按摩、翻身拍背等操作,以增加宝宝的舒适感,减少其恐惧感。
早产儿终挺过难关健康成长
小葡萄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呵护下,打败了所有的“小怪兽”,度过重重难关,体重已达到克,奶量达到每顿26毫升。且不再需要鼻饲,完全可以自己吸吮,各项指标都已恢复正常,小胳膊、小腿也有力了,哭声也从刚来时一声不哭到现在一旦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发出响亮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看着“肉嘟嘟”的小葡萄,让人忍不住就想捏一捏,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他顽强地一天天长大。
终于,到了出院的日子,小葡萄在妈妈怀里显得很开心。医护人员担心小葡萄的妈妈初为人母经验不足,便现场指导及示教:洗澡、抚触、脐部护理、更换尿布……住院这48天时间里,医护人员们每时每刻精心呵护着小葡萄,他就像科室所有人的孩子一样,虽然希望他早点康复回到妈妈的身旁,但真正到了分离的时刻却有太多不舍。送宝宝到电梯口时,医护人员们仍一遍遍叮嘱,“回去要好好照顾小葡萄哦,不会护理就随时打电话。”
每个早产宝宝都是急于坠落人间的天使,虽然他们羽翼未丰,“升级打怪”的故事各不相同,但爱一点不会缺席,反而能得到更加与众不同的温暖。这些来自医生护士精心护理的温暖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护佑着每个保温箱里的早产宝宝迸发生命奇迹。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江黎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