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咳嗽的患者。
1)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咳嗽,通过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可以帮助维持气道的通常,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指导患者定期(如每2~4小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气末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即咳嗽应在深呼吸后进行),这样可是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随咳嗽排除。
2)有效咳嗽:一般采取坐位,身体前倾,双臂可支撑在膝上,以腹式呼吸深吸气,屏气3~5秒后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运用腹肌的有力收缩将痰液咳出。
胸部叩击2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患者。
胸部叩击法: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出部位,患者侧卧位,叩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地叩击胸壁,每次叩击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叩击时力度适中,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
体位引流3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痰液较多的患者。
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做体位引流,原则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如下叶支气管扩张应采取头低脚高、俯卧位的姿势;引流时间每次为15分钟,每日1~2次(清晨、晚餐前、入睡前)做体位引流;若有两个以上炎症部位,一般先以痰液较多的部位开始,然后进行另一个部位;引流应在饭前进行,应协助拍背。该方法要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
呼吸肌功能锻炼4目的通过呼吸肌的功能锻炼可以加强胸、膈呼吸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1)缩唇呼吸
闭口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像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秒,呼气时缩唇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勿过大过小。其作用是借以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
2)腹式呼吸
可采用卧、坐、立位练习,以吸鼓呼缩的方式,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同时要注意吸气时要用鼻深吸气,呼气时则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1~2倍。初始5分/次,渐增加至10~15分/次,2~3次/日。
3)呼吸体操
其步骤如下
①平静呼吸。
②立位吸气,前倾呼气。
③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④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
⑤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⑥抱头吸气,转体呼气。
⑦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
⑧腹式缩唇呼吸。
⑨平静呼吸。
研究表明,全身性呼吸体操可使患者的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高峰流速等主要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而且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策划:赵芃
供稿:呼吸科
编辑:王梦琳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拨打徐医附院健康
?:-
党委宣传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