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是细菌。一般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传染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年人更易患病。医院ICU科吴大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包括了鼻腔、咽喉等部位的急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是不同的,有些人仅有鼻塞、流清鼻涕,有些人仅有咳嗽。根据临床症状不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分为:普通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⑴感冒即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
感冒的特点是:开始时鼻子和嗓子有些发干、发热和发痒,随后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有时还有眼痒、流泪。一般咳嗽较轻,有时还会有全身症状,如畏寒、腰酸背痛、疲乏无力、头痛和食欲不振等。体温一般不高,可有低热,如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体温可能较高。发病2—3天后,鼻涕量逐渐减少并转浓,咳嗽减轻,最后消失。
⑵急性咽炎和急性喉炎:与感冒一样,也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特点是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常有发热。
普通感冒和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的症状常常同时发生,所以,一般通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解热、止痛、止咳等。主要措施如下:患者多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洗蒸气浴,或用热水洗脚,都能促进感冒早愈;鼻塞,流涕、咽喉痛显著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所以抗菌素治疗无效,可酌情用中药治疗。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常常是在一个地区同时有多人患病。大多数情况下,流感的发病是很突然的,先是出现发冷、寒战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39℃以上,头痛、全身酸痛、疲倦明显,但是咳嗽、咳痰、流鼻涕等鼻咽部症状相对轻一些。高烧一般持续3—5天,而后体温才会逐渐恢复正常,其症状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对老年人,很容易引起心脏、肺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
流感一般经1-2周病程可自愈,但慢病人群感染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可表现为肺炎、心肌炎、脑脊髓炎等,甚至死亡。
肺炎球菌疾病顾名思义,是由肺炎球菌感染后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最常见的是肺炎,更为严重时入血可导致菌血症、脑膜炎等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简称IPD。与健康成人相比,慢病人群发生IP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如糖尿病、慢性肺部和慢性心脏病患者发生IPD危险性分别增加6倍、7倍和10倍。
这里我们所指的慢病人群不仅包括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还包括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退化,而且也往往伴随着各种慢性疾病。
肺炎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并易于传播的病原。30%的健康成人和60%的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单种血清型可在鼻咽部长期存在,肺炎球菌可通过频繁密切的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肺炎球菌患病率高,即便在发达国家,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也具有高致死率。据美国CDC统计,肺炎球菌菌血症致死率为20%,老人高达60%;而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死亡率更高,平均致死率约为30%。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刘西珍)
编辑:沫轩
审稿: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