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病症解析

“古法郎中、不一样的我们”

◆◆◆

1、风寒感冒:寒

症状表现:流清鼻涕,打喷嚏,头痛,身痛,无汗,痰稀薄白,舌苔薄白。

中医调理:辛温解表,祛风散寒。

贴敷方法:上四穴感冒贴,肚脐鼻舒贴加抑菌膏(流清涕可选)

饮食注意:多饮热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

2、风热感冒:热

症状表现:鼻塞,流脓涕、黄涕,咽喉肿痛,口干而渴,痰稠色黄,舌红苔黄。

中医调理: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双涌泉穴退热1(可选)。

饮食注意: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忌辛辣食物。

◆◆◆

3、风寒咳嗽:寒

症状表现:咳嗽声重,咽痒,流清涕,全身酸痛,痰白稀薄,舌苔薄白。

中医调理: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贴敷方法:上四穴感冒贴(流清涕时肚脐鼻舒贴可选)

饮食注意:饮食不宜肥甘厚腻,不宜食生冷之品。

◆◆◆

4、风热咳嗽:热

症状表现:流脓涕,咳痰不爽,不易咳出,口渴咽干,痰黄粘稠。

中医调理: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双涌泉穴退热1(可选)。

饮食注意:清淡饮食,不食辛辣肥甘。

◆◆◆

5、咽炎:热

症状表现:咽干,咽痛,咽痒,或咽部异物感,可有痰粘难咳,或刺激性干咳。

中医调理:清热养阴,解毒利咽。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中脘穴厌食贴可选)。

饮食注意: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

6、喉炎:热

症状表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样喉鸣。

中医调理:疏风清热,宣肺开音。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可选)

饮食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口干舌燥,多喝水,常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

◆◆◆

7、疱疹性咽颊炎:热

症状表现:发热,咽痛,流涎,拒食,咽部有针尖样疱疹,舌质红。

中医调理: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双涌泉穴退热1(可选)。

饮食注意:易清淡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8、腮腺炎:热

症状表现:发于耳后,起于腮前,一侧或两侧的耳垂为中心肿胀疼痛,可伴发热。

中医调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贴敷方法:大椎穴咽扁贴,腮腺局部两侧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发热时双涌泉穴退热1)。

饮食注意:饮食要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食辛辣、肥甘、不消化的酸性食物。

◆◆◆

9、鹅口疮:热

症状表现:口舌粘膜表面布满白屑,状似鹅口,拒食。

中医调理:清热解毒,滋阴降火。

贴敷方法:大椎穴咽扁贴,天突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双涌泉穴退热1(可选),局部喷口舒粉。

饮食注意:注意饮食卫生,母亲不宜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10、鼻咽喉综合征

症状表现:4岁以上宝宝多发,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咽后壁有滤泡,有鼻炎病史,打针吃药无效。

中医调理: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贴敷方法:

(1)口腔发红:前二穴(天突穴、膻中穴)咽扁贴,后二穴(大椎穴、肺腧穴)咳喘贴,同时滴抑菌液。

(2)口腔不红:前二穴(天突穴、膻中穴)咳喘贴,后二穴(大椎穴、肺腧穴)咽扁贴,同时滴抑菌液。

(3)口腔咽后壁有滤泡:天突穴、肺腧穴咳喘贴,大椎穴、膻中穴咽扁贴,同时滴抑菌液。

饮食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11、哮喘

症状表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中有吼声。

中医调理:热哮,清肺化痰平喘;寒哮,解表温肺,化痰定喘。

贴敷方法:热哮:上四穴咽扁贴;寒哮:上四穴感冒贴。

饮食注意:饮食节制,不宜过饱,不食甜食、过咸及辛辣生冷食物。

◆◆◆

12、肺炎

症状表现:咳嗽,咳痰,气促。

中医调理: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中脘穴厌食贴(可选),命门穴力元贴(可选)。

饮食注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

13、百日咳

症状表现: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咳嗽时可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

中医调理:疏风宣肺,化痰止咳。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加抑菌膏。

饮食注意: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14、支气管炎:热

症状表现:咳嗽,咳痰,气喘。

中医调理: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贴敷方法:上四穴咽扁贴,神阙穴便秘贴。

饮食注意:勿食生冷寒凉,油腻、甘甜、辛辣食物。

◆◆◆

15、支原体感染:湿热

症状表现:干咳,呕吐,腹胀,低热,舌苔厚腻。

中医调理:清热化湿。

贴敷方法:大椎穴便秘帖,天突穴、肺腧穴、膻中穴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

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勿食生冷、油腻。

◆◆◆

16、发热:热

症状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体温升高。

中医调理:疏风清热解毒。

贴敷方法:

一、上四穴咽扁贴,肚脐便秘贴,双涌泉穴退热1;

二、肚脐,双涌泉穴全部贴新型退热贴。

饮食注意:多饮水,勿食生冷寒凉,辛辣油腻。

◆◆◆

(未完待续,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fhengtong.net/yfcs/4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