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胡必杰教授和诸杜明教授为您支招!
如何正确面对新冠?
如何科学防控疫情?
重症患者如何救治?
新冠病毒会攻击心脏吗?
新冠病毒会攻击大脑吗?
新冠到底有多毒?
如何合理地使用口罩?
遇到疾病如何安全就医?
如何做好心理调节?
感染病科胡必杰教授谈
如何科学防控疫情?
重症医学科诸杜明教授谈
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的救治
(黄英男胡必杰文)近两个月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横行神州,给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蒙上了一层焦虑的烟尘。人们对于这一疾病的焦虑甚至恐慌,究其原因,除了疾病具有较高传播力外,更主要的是对它的不甚了解或者一知半解。下面介绍一下新冠肺炎的疾病特点及其科学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多种呼吸道病毒中的成员之一。呼吸道病毒的特点是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近年来新认识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以及历史悠久的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都是呼吸道病毒;还有鼻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都是呼吸道病毒。
冠状病毒其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形如花冠的突起,由此得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科中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引起人类的普通感冒,但是有3个“不太安分”的成员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他们就是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MERS-CoV)和本次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部分野生动物可以携带冠状病毒进而成为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均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蝙蝠可能是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而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媒介,即中间宿主。
呼吸道病毒理论上均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只是致病力强弱的区别。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力强,但其治疗有特效药,且引起重症肺炎较少;H7N9禽流感病毒的人际传播尚不确切,多为禽传人;而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力较强,且可人际传播。
●防控第一招:控制传染源
针对传染病的防控主要有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本次新冠肺炎的防控也不例外。
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故避免接触相关动物是王道;由于其人际传播的特性,发现感染者、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是控制传染源的前提,也是感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WHO颁布的《易于流行或大流行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医疗机构的预防与控制》中提到,对于这类疾病,第一条措施就是早期快速识别患者。本次流行初期,由于大家对该病毒和疾病认识得不够充分,同时春节假期人员的流动导致其在短期内广泛传播;后来有关部门关闭了野生动物市场,并积极发现、隔离患者,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病例的增长。但由于新冠肺炎初期病情较轻,仅有低热甚至只有乏力干咳等症状,不像SARS以高热起病,故本病不易于早期发现,客观上给疫情的控制提高了难度。本病目前常规确诊方法为实时荧光PCR方法,实验室检验过程一般仅需几个小时,有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及时隔离;但由于采样手法以及试剂盒稳定性问题,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幸的是本病的CT表现与其他病毒肺炎不同,具有特征性,早期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几天后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典型的CT表现也有助于病例的早期发现,故而在新版的指南中,武汉地区使用CT来诊断本病。
●防控第二招:切断传播途径
新冠肺炎主要可通过飞沫、接触途径传播。
针对飞沫传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①戴口罩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保护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目前推荐的口罩有两种: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对于普通人群如就诊者及陪护者,建议外科口罩及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为较高级别的防护,主要用于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医生使用。②人际交往,保持间距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一般以1米以上为安全距离,尤其没有戴口罩时。③对于有咳嗽或打喷嚏症状者,注意咳嗽礼仪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喷嚏症状者:由于一次喷嚏可喷出约1.2万个小飞沫,是每次咳嗽排放量的几十倍;较大的飞沫快速沉降,小的可以在空气中随气流漂浮;在顺风环境下,喷嚏中的飞沫喷射可达9米远,并以每秒钟30米以上的速度飞行。咳嗽礼仪主要是指在咳嗽时通过手肘/纸巾而不是手掌遮挡口鼻,一方面减少飞沫大范围播散,另一方面防止手被飞沫污染后再污染其他物体表面造成二次传播。
针对接触传播,环境消毒最为重要。人们接触频率较高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键盘,尤其是电梯按键应引起重视。同时注意手卫生,使用皂液及流动水,或手消毒剂、消毒湿纸巾等消毒双手。
对于不能避免的人群聚集如乘坐电梯,更应注意切断以上传播途径:①尽量不乘坐或少乘坐电梯;②等待电梯时,如有多部电梯,应合理分流人员;如电梯间太拥挤,可等候下一辆电梯;等电梯时,发现同行者有咳嗽或发热,尽量避开一起乘坐;进入电梯间前,应规范并全程佩戴口罩;遵守咳嗽礼仪,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如无手消毒剂,可使用湿巾纸擦拭双手,如无湿巾纸,则避免用手去触摸自己的口鼻眼及公共物品,直至洗手之后;③进入电梯间后,避免大声说话或谈笑;如多人乘坐电梯,彼此之间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电梯内的物体表面,包括按键;触摸按键时,可用肘部或手背部触摸,或垫纸巾触摸;④乘坐电梯后怀疑手被污染,应及时洗手。⑤对于负责电梯运营的单位,应加强对电梯的清洁消毒,增加清洁消毒频次,特别是开关及楼层按键;消毒可选择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夜间或非人流高峰期,可打开电梯门进行彻底通风。
对于气溶胶导致的空气传播途径,理论上通过该途径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已发现的爆发案例也表明空气传播不明显;但对于SARS时期、香港淘大花园物业中、粪便通过抽水马桶形成局部高浓度气溶胶进而传播的模式,是否可以在本次新冠肺炎中复制,尚有争议。针对空气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升级硬件设施来有效切断,如负压病房,良好通风,以及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等。
●防控第三招:保护易感人群
主要有保护性隔离及疫苗研发两方面。
有些人对自身症状拿捏不准,不及时就诊又可能传染给家人,医院、去发热门诊,就会担心就诊是否会增加被传染机会。当前疫情下,对于发热超过1天,医院就诊者,候诊期间需要注意: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物体触摸,加强洗手或手消毒;医疗机构需注意:环境消毒,室内通风,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用药方面,能口服不要输液,避免人群聚集。
疫苗的研发需要较长的周期,目前尚无特效的疫苗问世;但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以及医护人员,注射流感疫苗等可以减少发热及呼吸道疾病机会,降低就诊概率。由于没有特效的疫苗,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维护良好的自身免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从全国的疫情来看,除湖北尚有波动外,全国其他地方均呈下降趋势。截至本月10日,上海地区共确诊例,死亡1例,治愈48例,死亡率低于普通肺炎。这一形势离不开全社会、尤其是上海医护人员在筛查、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健全的多学科会诊和查房制度在降低病死率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愿将人病尤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在此向上海以及全国的医护人员致敬!向所有为控制疫情而努力的人们致敬!
少数新冠肺炎患者可转变成重症和危重症
少数新冠肺炎患者可转变成重症和危重症,需要氧疗、呼吸机机械通气甚至ECMO。
所谓重症病人,是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1.呼吸窘迫,RR≥30次/分;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1mmHg=0.kPa)。所谓危重症患者,是指符合下列任一条:1.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2.出现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一般而言,老年患者、早期感染者,既往有心肺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容易转变成重症和危重症状态。
(诸杜明文)氧疗方法主要包括:普通吸氧、高流量吸氧。
当病人出现低氧血症且有胸闷心慌等缺氧表现时,建议吸氧治疗,最常用的吸氧方式包括鼻导管给氧和面罩给氧,其给氧浓度计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但随着氧流量的增加,该公式的可靠性越来越差。
高流量吸氧是通过仪器,将氧气提供给病人,其优点为:氧浓度恒定,湿化效果好,以及轻微的呼气末正压。
如果病人通过这样的氧疗不能缓解缺氧,则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又分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常是在病人有一定配合能力前提下,使用面罩固定于口鼻处,连接呼吸机作机械通气,优点为:吸氧浓度恒定、对肺施加正压,利于肺组织膨胀、减少肺水、减轻病人呼吸做功。缺点为:口鼻部受压,容易产生压疮、进食,喝水,咳痰时须取下、返流误吸风险,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者慎用。
有创机械通气: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其模式和参数设置多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和低吸气压力(平台压30cmH2O)进行机械通气,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较多患者存在人机不同步,应及时使用镇静以及肌松剂。
ECMO(体外膜氧合技术)是对终末期肺部疾病的一种支持技术,非病因治疗,因其治疗费用昂贵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主要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或ARDS,1.肺氧合功能障碍,PaOmmHg;2.急性肺损伤PaOmmHg,pH7.3达2小时;3.人工通气3小时后,PaOmmHgpH7.4;4.人工通气肺气压伤;5.氧合指数(OI)0.4超过4小时。
下列为ECMO使用的禁忌症:1.呼吸衰竭和机械通气超过7天;2.PaO2/FiO超5天;3.多器官功能衰竭,2个以上器官衰竭;4.潜在的严重慢性肺脏疾病;5.终末期疾病;6.无法控制的代谢性酸中毒。
病人如果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则需要行床旁肾脏替代治疗(CRRT)。指征如下:高钾血症;心功能不全;酸碱失平衡;有炎性介质大量释放的证据时用于清除炎性介质,改善器官功能不全。
此外,下列治疗也应依据病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1-2mg/kg/d甲基强的松龙,减少肺渗出,抑制炎症反应;α1胸腺肽,丙种球蛋白可视病程不同阶段和患者免疫状态酌情使用;中医治疗;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