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面走一圈,
那简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
感冒发烧,输液!
拉肚子,输液!
明明没病,想“补补身体”,还是输液!
很多时候患者
为了能迅速康复还特地要求医生输液!
但是,医院
会对这样的患者说:NO!
门诊输液要逐步被取消了!
先来看看央视新闻
对于生病输液的相关报道,
你会发现这么多年,
我们对于输液都存在着误区!
央视新闻1+1“输液,为何泛滥成灾?”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虽不是%正确,
但过度输液的危害确实比较大!
过度输液有哪些危害?最重要的一个危害就是:输液可能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如发热、红疹等过敏反应,
严重可导致休克及死亡!
▼▼▼
据专家介绍,输液过敏反应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尤其以免疫系统和肝肾功能不成熟的儿童更多见。输液过敏反应分速发和迟发两种,一旦没能及时发现抢救,就可能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
有统计显示,输液过敏反应50%-70%来自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消炎药。医生提醒,孩子的家长尤其不要主动要求输液,避免滥用抗生素,能口服尽量口服。
另外,在为孩子输液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看孩子是否有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呼吸变快变深、精神变差等症状,问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或费力,看孩子面色是否变红或变白,皮肤是否有皮疹。出现这些异状,一定及时关停输液,并呼叫医生。
输液为何如此泛滥?1.输液好的快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光是年青人,还有许多老年人都会追求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让人们在疾病上耗不起。
2.大病小病都输液
似乎现在对人们来说输液几乎就是一个“万能的方法”,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问题,人们第一个就想到输液。
3.利益相关
医药定价上,无意间也促进了输液的泛滥。
虽然输液有一定的危害,
但是,
停止门诊成人输液≠停止为患者输液,
那到底什么情况需要输液?
什么情况不需要输液?
帮大家找到了这份
由安徽省卫计委整理出来的输液清单,
大家赶快收藏起来吧!
到底什么情况需要输液什么情况不需要输液?这些情况需要输液
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这些情况是不需要输液的!
内科·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还是要提醒大家
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才是王道啊!
赶紧发给你关心的人,
大家都要重视起来!
双流电视台、央视新闻、山东电视综艺频道等网络
别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