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呼吸机的常用模式都有哪些?每种模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今天博哥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让大家对于各种模式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帮助大家正确使用。
1.CPAP模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此时的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吸。呼吸机在患者的吸气相和呼气相提供相等的压力,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打开气道CPAP模式,主要适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2.S模式
自主呼吸模式,患者通过自主呼吸来触发呼吸机工作。患者在吸气时提供一个气体压力IPAP,呼气时提供一个呼吸压力EPAP,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频率保持完全同步。S模式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3.T模式
时间控制模式,呼吸机按照预设的频率工作,不与患者进行同步呼吸。也就是说,在T模式下,患者的呼吸由机器来带动,即患者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进行“被动呼吸”。T模式适用于没有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4.S/T模式
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当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大于呼吸机预设频率时,机器处于S模式,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频率保持同步;当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小于呼吸机预设频率时,机器处于T模式,呼吸机按照预设好的频率工作。
5.VGPS模式
平均压力支持容量保障,工作原理与S/T模式基本相同。此模式下的治疗压力根据设定的目标潮气量自动调节:当实际潮气量低于目标潮气量时,吸气压力自动上升;当达到目标潮气量或达到最大的吸气压力时停止升压。
S模式和S/T模式下需要设定最小吸气时间和最大吸气时间。
如果未达到最小吸气时间,呼吸机则不允许患者呼气。此时可以防止患者因呼吸频率过快,导致吸气时间过短造成无效通气。一般情况下,最小吸气时间设定为0.5s即可(参考值)。
如果达到最大吸气时间,患者仍未呼气,呼吸机强制切换到呼气相。此时可以防止造成患者从吸气相无法切换到呼气相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最大吸气时间设定为2s即可(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