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
气温回暖,湿度回升
各种细菌大量繁殖
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为减少食物中毒发生的现象
同时给各位堂粉日常饮食提供参考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
那些关于春季饮食需要注意的点
小心酵母菌中毒
黑木耳、银耳和湿米粉、河粉等
潮湿多雨的天气,泡发的黑木耳、银耳和湿米粉、河粉等谷类发酵制品以及马铃薯粉条、山芋淀粉等薯类制品,如存放时间过长,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会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导致食物中毒。
为预防米酵菌酸中毒,特提醒:
●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上述食品。要选购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餐饮经营者及单位食堂在购进上述食品时,还应进一步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溯。
●要注意贮存时间并及时食用。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且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湿米粉、河粉等谷类发酵制品应在购买当天食用完,黑木耳、银耳也应在泡发当天食用完;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经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小心没有煮熟的的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是菜豆的别名,也称为架豆、芸豆、刀豆、芸扁豆。食用未烹熟煮透的四季豆会引发食物中毒,其有毒成分主要是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
四季豆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且豆中的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体的肠胃,使人中毒,并出现胃肠炎症状。
图片来源于pixabay网站
预防四季豆中毒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把四季豆烹熟煮透即可。
此外,要注意不买、不吃老四季豆,还要把四季豆两头和豆筋摘掉,因为这些部位含毒素较多。烹饪时要煮至四季豆外观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吃起来时没有豆腥味,确保熟透以防引发中毒。
小心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
野生蘑菇难以分辨有毒或无毒,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
由于有毒蘑菇与普通食用蘑菇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有毒蘑菇,从而导致经常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引发中毒现象。
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
图片来源于pixabay网站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为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蘑菇,特提醒:
●注意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所以个人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踏春郊游期间,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注意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轻易食用。
●注意严把原料进货关,餐饮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温馨提示:
进食高风险食物后,要留心食物中毒表征,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近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
转载:一心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