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天气变暖以来“你家宝宝怎么被蚊子咬成这样啊”……之类的话题,也在妈妈圈里交流开来。
作为妈妈,你准备好应对蚊子了吗?
相比于大人,孩子们更容易招蚊子喜爱,无论是在家里、公园、小区……明明各种驱蚊工具都用上了,蚊子还能出其不意的在孩子手上、腿上、脸上咬上一口,让你不厌其烦。
这不,一位宝妈在育儿群里发出了一张自己儿子被蚊子咬的图片,
相片中他儿子的耳朵,真都可以跟“猪耳朵”相媲美了,这位宝妈说起来真的是又可气又可笑。
谁知道她发完后,还有更为奇葩的相片。
一位宝妈跟着晒出了她侄女被蚊子咬后的照片:
这个小姑娘被蚊子咬出了眼影和腮红,我不禁“佩服”起这只蚊子了,难道它是蚊子界的“化妆师”,怎么会这么对称呢?
这是一位宝妈儿子的小脚丫:看着像个小猪蹄,胖胖的,看着超级可爱。
看这个孩子咬了对称两个,蚊子是有灵性吗?怎么还知道对称呢?不仅有红脸蛋,而且还有眉心点,咬得也太可爱了吧!
看到这些照片,可能有些人会笑,但是在妈妈的眼里,真的是超级心疼,甚至想把那些蚊子们“满门抄斩”。
很多妈妈也发现,到了晚上,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蚊子总是喜欢围绕在宝宝的身边。
而且不只是散步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大人能够安稳入眠,但是孩子却一直被蚊子“照顾”着,被咬了之后就号啕大哭,既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影响大人的作息。
为什么不管住几楼,都有蚊子?很多人将蚊子形容为自然界最强悍的生物,因为每到夏天,不管住在几楼,都会遭到蚊子的攻击。
蚊子之所以能“飞”这么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搭乘电梯入户
蚊子对于人的辨别能力很强,除了能根据人体汗液味道或衣服颜色识别,它还有“顺风耳”技能。研究发现,蚊子对声音频率的敏感度在~赫兹之间,表明蚊子是可以听到人们说话的(人类的声音频率约为~赫兹)。
通过精准识别人类,依附于人身上不被察觉的衣物上,搭乘电梯入户。由于一些电梯间、楼道角落本身潮湿,蚊子可以借此繁殖,为进入住户家做好准备。
繁殖高度起点提高
现代高楼越建越多,蚊子的繁殖空间在起点上抬高了。比如蚊子在10楼繁殖,其后代很容易飞到15楼,因此高层的住户会发现家里的蚊子好像一年比一年多。
飞行高度提升
年,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科学家研究结果发现,蚊子可以飞到米高的地方,大概是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按照高度计算,从1楼到1楼,所有楼层都有蚊子。且蚊子数量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说明蚊子在高海拔地区亦可以进行迁徙。
蚊子是如何察觉“猎物”的?早在年就有人提出了蚊子叮咬与血型相关这个想法,也设计了相关实验。但目前关于血型和蚊子叮咬的这些研究都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程度,
针对血型吸引蚊子的研究还是不多,并且这些研究之间也存在诸多分歧,因此,目前并没有依据说明不同血型的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
那么蚊子究竟是如何察觉“猎物”的呢?
根据研究综合数据显示,蚊子寻找目标时的确有选择性。蚊子锁定目标的一般有三种要素决定:二氧化碳、体味和体温。
被蚊子咬后为什么会觉得痒?实际上,叮咬后的瘙痒是身体和蚊子作战后的反应。
蚊子极其“阴险”,它们恰饭时,并不只是把“小针管”刺进皮肤这么简单。为了更容易恰到饭,吸血前它们还会先用另一个针管把“口水”注入人体。
这些口水中含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成分,方便它们在被发现前就吸到血。
但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会识别出蚊子的口水,并将其标记为“入侵者”,随后派出免疫细胞等“执法人员”负责清除。
在这个过程中,“执法人员”还会利用组胺等“武器”,增加局部的血流量和白细胞,增强战斗力,但这也会导致皮肤发红、肿胀,长出蚊子包。
组胺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其渗透性,
令白细胞等穿过血管壁,
造成周围皮肤肿胀。
▼
与此同时,组胺等物质还会触发周围的神经元,最后“报告”到大脑,大脑就会让你觉得瘙痒,提醒你被咬了。
为什么蚊子更偏爱孩子呢?1、身上有香味
很多小宝宝身上都有奶香味,这会吸引到蚊子的注意,还有就是妈妈平时给宝宝用的润肤乳或者爽身粉如果带有香味的话,也很容易让蚊子顺着味道找上门。
因此,夏天洗过澡之后,妈妈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带有香味的护肤品。
2、宝宝出汗多
小宝宝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身体的新陈代谢会更为旺盛,也就更容易出汗。蚊子的触角对气味有很强烈的感受,它们对汗液的味道异常敏感。
孩子出汗之后,蚊子就会通过空气中汗液的小分子找到宝宝的身上,因此爱出汗的宝宝更容易受到蚊虫的叮咬。
、宝宝体温高
有研究表明,蚊子会通过热源来寻找自己的“猎物”,体温高的人更容易吸引到蚊子。
宝宝的身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弱,受夏天高温的影响,宝宝的体温也会相对高一些,也就更容易招蚊子。二氧化碳对蚊子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果宝宝的肺活量较大,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也是向蚊子发出的信号。
除了孩子,这4种人也经常受到蚊子的“青睐”第1类:体温偏高的人
蚊子对外界温度的敏感度较强,体温偏高,正处于感冒发热阶段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的